第三章 征讨淮西(第15/16页)
雪夜袭蔡州
在裴度的督军下,李愬在淮西战场的西线进行了充分准备,使得平定淮西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关于突袭蔡州的战略设想,事实上李愬酝酿已久,本来想在元和十二年(817年)五月即付诸实施,但由于五月至七月间大雨不断,洪水泛滥,导致李愬的计划一再推迟。裴度来淮西督军以后,李愬将突袭蔡州的设想告诉了裴度。裴度大力支持,所以订下了以大军在洄曲吸引淮西军队主力,李愬伺机突袭蔡州的计划。
十月八日,李愬进一步确定了突袭蔡州的计划,在得到裴度的批准后,他开始付诸行动。十月十五日,李愬命令马步都虞候、随州刺史史旻留守文栅城,命令六院兵马使李佑和部将李忠义带领三千敢死队为先锋,自己与士卒三千人为中军,命令部将李进诚带领三千人马殿后,大军离开行营向东进发。
当时所有人都不知道此次进兵何处,行军六十里后天色渐暗,到达张柴村(今河南遂平东南)。张柴村位于洄曲和蔡州之间,仅有淮西的极少军队和负责传递烽火信号的烽火手负责。李愬没费吹灰之力便攻下了张柴村,在稍事休整后,他留下义成军五百人留守,意在切断洄曲通往蔡州的要道和桥梁,防止身在洄曲周围的淮西军队发现蔡州被围时回援,安排好一切后,李愬领兵继续向东。
对于李愬的动向,将士们全都莫名其妙,于是有人问李愬究竟要到什么地方去,李愬的回答只有十个字:打进蔡州城,活捉吴元济。
当时很多人知道这个消息后大惊失色,在他们看来,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毕竟征讨淮西已经多年,却依旧没有进展,现在直接攻打重兵防守的蔡州,这无异于自杀式的袭击。此时正值隆冬时节,风雪天气忽然降临,气温不断下降,士卒和马匹冻死路旁的有很多,从张柴村向蔡州方向的道路,官军从来没有走过,前方会是个什么状况,谁都不知道。很多人都认为此次攻打蔡州肯定是有去无回,但畏于军纪只好硬着头皮前进。
入夜时分风雪越来越大,几步开外便难以看清前面的人马,积雪越来越厚,大军行进极为困难。在这种极端恶劣的天气下,李愬领兵向东南方向行军七十里后,终于到达距离蔡州十五里的地方。
由于是大部队行动,为防止惊动蔡州城内的淮西军队,李愬命令就近攻下蔡州近城的一个鹅鸭池,用鹅鸭的叫声掩盖本部人马的动静。
自从吴元济抗拒朝廷以来,官军不至蔡州城下已经三十余年。蔡州人从来没有想到官军这次居然会来到这里,因此蔡州城外的防备力量呈现空虚状态,而且在鹅鸭叫声的掩盖下,李愬大军的到来,蔡州城的防守军队居然毫不知情。
李愬稍做准备后立即展开攻城,六院兵马使李佑和部将李忠义在城墙上挖出土坎,沿着土坎登上城墙,手下三千士兵紧随其后。登上城头时,守门士卒仍然在熟睡,李佑率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城头守卫军队,将其全部斩杀,然后打开城门,迎接李愬进城。
李愬看到李佑等人突袭成功后,立即带领人马进入蔡州城,此时天色渐亮,大雪终于停止,李愬领兵迅速来到吴元济的外宅,而吴元济此时依旧在家中大睡。
坦白地讲,几个月来吴元济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过,自元和十年(815年)十月,朝廷宣布讨伐自己以来,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官军,吴元济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如果不是官军内部不协调,恐怕淮西镇早已经被荡平。随着压力的增大,吴元济主动上表请罪,意图只身入朝,无奈受到众将的阻挠不能成行,最终让皇帝李纯误解而决心将征讨淮西进行到底。可以说吴元济此时是进退两难,不过既然战争依旧没有结束,他只得加强洄曲的防守兵力,至少在吴房、郎山等地顶住了李愬的进兵。因此吴元济认为淮西军队尚能支持些时日,等到自己做通部将们的工作,便只身入朝请罪。
我们不能否认吴元济的想法确实很好,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李愬竟会像神兵天降一样地来到他的面前。
当贴身护卫将官军到来的消息告诉吴元济时,这个已经有些麻木的淮西最高军政长官,居然认为是俘虏们在恶作剧,直到日上三竿他起床后,听到外边有喧闹的声音,他才感到害怕起来,他急忙带着护卫随从登上牙城,然后他就看到了旌旗招展的李愬大军。
“赶快集结人马,速速迎战!”惊慌之下的吴元济下达命令道,然而为时已晚。此时李愬以极快的速度派遣部将李进诚已经向牙城发起了进攻,李进诚带着人击毁外门后,首先进入兵器库,得到了各种武器,然后继续向牙城进攻,随后放火焚烧牙城南门。吴元济在城头上看到官军已经攻进牙城之中,自感大势已去,于是在城头之上投降。李进诚在牙城上搭起梯子,让吴元济顺着梯子下城受擒。十月十八日,吴元济被押送前往京城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