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中兴(第7/9页)

湖南失陷,“逃跑帝”朱由榔将被逼入万劫不复的死角;湖南光复,朱由榔倒还能有几分苟延残喘的本钱。

江西“易帜”给永历政权带来的最大利好,并非扩充了地盘,而是“三王”军队从湖南撤军。“三王”军队一撤,无论是躲在南宁的朱由榔,还是据守桂林的瞿式耜,明显感受到轻松了许多。这么完美的机会,如果永历政权都不能在湖南改善一下局面的话,还是早死早超生吧!

尽管朱由榔、瞿式耜令人失望,但归附永历政权的军队并非全是孬种。“三王”率军撤出湖南后,清军的留守兵力相当薄弱,先后有三支武装趁机发起了收复湖南的战役。

这场“永历生命线”的争夺战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永历军队的“绝地反击”。

永历二年(1648年)四月十八日,退守湘西的堵胤锡率马进忠、王进才部从九溪卫、永定卫前出,收复失地。堵胤锡亲率战斗力较强的马进忠部于二十四日收复常德,王进才部到辰州(今湖南沅陵)一带活动,先后收复泸溪、辰溪、黔阳(今湖南洪江)、宁远、新田、祁阳、安仁、耒阳、酃县(今湖南炎陵)、城步、新宁、安化、江华、麻阳、东安、沅州等地。

堵胤锡率部前出湘西前后,原来跟随刘承胤投降清军的陈友龙在湘黔边境地区宣布“易帜”,于四月十五日攻占靖州,贵州巡抚彭而述逃往宝庆。十七日,陈友龙部占领贵州黎平府。七月初一,陈友龙又折返攻占武冈,随后率军北上,于八月初五占领宝庆。

至此,堵胤锡、陈友龙两支队伍已然形成了对长沙的夹击之势。如果两支军队能够顺利拿下长沙,“永历生命线”便可得以保全。

何腾蛟的“拆台战术”

收复湖南的有三支武装,现在已经出场了两支,还有一支便是龟缩在桂林附近的何腾蛟。

这支所谓“收复湖南”的武装,还不如不来。

堵胤锡出山、陈友龙反水,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民族大义”,为永历政权收复失地。但作为曾经的湖南霸主,何腾蛟进军湖南的目的显得不那么单纯,说直白一点,他率领的是一只临时拼凑起来的“还乡团”。

五月二十一日,何腾蛟派曹志建攻克道州,二十七日,何腾蛟率赵印选、胡一清、焦琏等部攻克全州,打开了进军湖南的大门。清军驻守在全州的总兵李懋祖退守永州,何腾蛟亲率主力跟进,但在永州遭遇清军李懋祖、余世忠部的顽强阻击。何腾蛟实力不济,攻打永州显得相当吃力。

何腾蛟的这只武装有两个特点:其一,特别不能打;其二,羡慕嫉妒恨。

“还乡团”拿不下永州,堵胤锡、陈友龙却在湖南打得风生水起,让一心想夺取“首功”、继续经营湖南的何腾蛟如坐针毡。“还乡团”不给力,何腾蛟决定另辟蹊径——没有最操蛋、只有更操蛋的“拆台战术”!

其实,何腾蛟手中还有一支王牌,只是走得太匆忙,没来得及叫上。

在永历政权的军队中,公认战斗力较强的部队有三支,可以称作“永历三大劲旅”:李锦、高一功的忠贞营,马进忠部,还有郝摇旗部。

何腾蛟手上的王牌,就是与瞿式耜翻脸后,滞留在柳州地区活动的郝摇旗部。前面说过,郝摇旗跟随大顺军残部归附何腾蛟后,得到何腾蛟的大加笼络,因此对这位“慧眼识人”的“恩公”言听计从。

眼看湖南很快将被堵胤锡、陈友龙收复,何腾蛟急调郝摇旗部北上入湘。

好钢当然要用在刀刃上!

按照何腾蛟的计划,郝摇旗不是来帮忙的,而是来执行“拆台”战术的。郝摇旗接到的第一个命令是:去靖州偷袭陈友龙!

太损了!亏你何腾蛟想得出来!

何腾蛟拿陈友龙开刀,一方面拆堵胤锡的台,一方面也是为了“私仇”。原来,陈友龙跟着刘承胤投降清军时,曾奉命前往贵州黎平府抓捕何腾蛟的家人,何腾蛟一直记着这笔账。

陈友龙被郝摇旗在背后捅了一刀,因猝不及防而败下阵来。清军趁乱逼进,宝庆再次陷落。陈友龙亲自跑到广西“告御状”。朱由榔、瞿式耜不想管何腾蛟的烂账,一直置之不理。

何腾蛟横插一杠,直接导致堵胤锡、陈友龙“合击长沙”的计划流产。失去了陈友龙的策应,堵胤锡深感势单力薄,而清军留守部队主动撤守衡州,龟缩到湘乡、长沙一带固守,堵胤锡的处境更加艰难,湖南战役进入第二阶段——“战略相持”。

好在堵胤锡比较有战略眼光,从湘西出来时,便派人联络了活动在夔东山区的忠贞营,恳请李锦、高一功参与收复湖南作战。堵胤锡对忠贞营有“再造之恩”,重情重义的李锦、高一功没有拒绝的理由,当即率军开拔,前往湖南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