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第4/8页)

一代开国之君落到亲手做煮鸡蛋的田地,放眼中国历史绝无仅有。望着皇爷爷孤单瘦弱蹒跚的背影,萧确泪湿眼帘一片模糊。

碧水蓝天,春柳轻拂,湘东王萧绎正悠悠然与幕僚萧贲下棋。荆州大军行到武昌,萧绎无论如何不肯再行。与他同样停军不进的人大有人在,河东王萧誉的船队停泊青草湖,信州刺史桂阳王萧慥的水军停在西峡口。他们的理由出乎意料的一致,等待援兵聚齐。倘若他们继续等下去,援兵永远不可能聚齐。

萧绎神态宁静,一只独眼略有倦意,轮到萧贲走棋,萧贲吃子良久不见落子。萧绎怪道:“为何不下?”萧贲轻轻吁口气道:“殿下都无下意。”萧绎一皱眉,猛然意识到萧贲不是说下棋,借谐语讽刺他停军不发无东下救援国都之意。萧绎根本不想救父亲和兄长,因为他想做皇帝。父亲和兄长死掉岂不如意。萧绎心里实实在在感激侯景,盼着跛奴早早成就大事,怎么肯去妨碍。萧贲说中心事,心中秘密竟然被他人窥破,不禁恼羞成怒。萧绎强忍心中不满,这件事拿不上台面,更不要说治萧贲的罪。

朝廷与侯景议和的信函传到萧绎手里,萧绎想了想,瞥了一眼萧贲笑道:“不必再下啦,朝廷与侯景讲和,我军即刻班师。”萧贲不假思索道:“议和分明是假,侯景若放下武器,不待过江,小孩子都能杀他,他有这么傻吗?殿下拥兵十万,未见到叛贼便退兵,为什么?”

萧绎恨得牙根痒痒,为什么?你说为什么?我若不撤退,恐怕侯景真的议和退兵啦。萧绎面露微笑,心道:“亏你还叫我叔叔,让你多管闲事,回头宰了你。”

正直的萧贲未能躲过心狠手辣的萧绎的毒手,萧绎找个理由杀了他。但是,比萧贲狂的人还有,徐怦是一个。身为武陵王萧纪参军的徐怦不断催促发兵救援台城,萧纪抱着和七哥同样的心思,拒不发兵。事后萧纪诬陷徐怦谋反,且假惺惺对徐怦道:“顾念交情一场,我放过你的儿子们。”徐怦讽刺道:“生儿悉如殿下,留之何益!”徐怦这句讥语让他的儿子们命丧黄泉。

世界需要正直的人,而正直的人往往得不到好结果。人们有权力置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唯心理论,但有一点毋庸置疑,迫害正人君子的人一样得不到好结果,因为他们将被广大善良的人所唾弃。对父亲和爷爷的生死置之不理的萧绎、萧纪、萧誉和萧慥们均未得到好下场。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侯景再次成功拖延时间,不仅东府城的米全部运进叛军控制的石头城,而且梁国实力最大的荆州军从武昌撤回江陵。侯景兴奋异常,直斥梁武帝及太子萧纲十项大罪,撕毁条约,背弃盟誓,再次掘开玄武湖的水,水淹台城,叛军四面进攻。

静坐战争

从来都是萧衍玩别人,这回被猴子玩个团团转。打了一辈子鹰,到头来被鹰啄瞎眼。萧衍又羞又怒,生气上火没办法。城里只有四千能喘气上城打仗的人,剩余的人虽然能喘气,但拿不起武器。城里人只能指望援兵,人们听说柳仲礼是盟主,把柳仲礼的爹搬出来。你柳仲礼可以不管我们,总不能不管自个的爹吧?

柳仲礼的父亲柳津爬上城头声嘶力竭地呼喊儿子:“你的君主、父亲都在城里遭难,你却在外逍遥快活,不肯尽心竭力作战,百世之后的人们会怎么评价你呀!”

东面的联军打到青溪,已经看到台城的城墙,有人听到柳津的喊话,急忙转达给盟主。柳仲礼此时正在大帐里听歌看舞,饮酒作乐。联军的军纪不严,上司们吃喝玩乐,士兵们欺压百姓。联军进京以来,尤其打过秦淮河的部队看到叛军抢珠宝、抢美女、抢古董,发了大财,手心痒痒,学叛军搜刮老百姓。谁让建康城富甲天下呢?居民们算看透了,什么官军,什么叛军,都一个样子,土匪!

停战大半个月,每个人都有时间静下心来理一理思路。柳仲礼曾经和侯景隔着秦淮河交流过,侯景还派人送了一件金环作为礼物。经过不断琢磨,柳仲礼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侯景攻入台城非但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为什么这么说呢?侯景拥立萧正德做皇帝,如果打进城去,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必然杀掉萧衍父子。到那时柳仲礼再率领群雄杀死侯景,替皇帝报仇,拥立新皇帝,那么他就是第二个侯景。萧纶对此似乎心照不宣,否决掉萧骏三道进兵的建议。

秦淮河和青溪南北两重天,河的北面上演莫斯科保卫战,河的南面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任由老爹喊破嗓子,儿子按兵不动。柳津对萧衍哀叹道:“陛下有邵陵王,臣有仲礼,不忠不孝,如何平定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