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第2/8页)

南北朝时期将领们都有部曲家兵,所带部队骨干均由自家人构成。正因为如此,梁军战斗力不强,恢复到东晋时代,勇于追击,怯于逆战。喜欢打顺风球,不习惯打恶战,遇恶仗就跑,每个家族都想保存实力。与中世纪的欧洲相比,东晋南朝的门阀贵族瞧不起武人,未能培养起一个具有忠诚、勇敢和荣誉精神的骑士集团为他们打仗。

没有一支勇敢无畏的军队难以保证财富永远存在,门阀的没落早早晚晚的事儿。侯景掘了门阀贵族的墓碑,韦粲为门阀贵族唱响最后一曲悲壮的挽歌。重文弃武的中原衣冠将成往事,衣冠风流随风飘逝。自此以后,江南注定成为奴隶们的天下,先有羯奴侯景,后有南蛮陈霸先。

此一战,韦家伤亡惨重,韦粲父子及兄弟四人以身报国,韦家亲戚死者数百人。盟主柳仲礼正在吃早饭,听闻韦粲被攻击的消息,将筷子一扔,披甲上马,手执长槊,率数十骑杀奔青塘。北方智将与南方勇将一场大战,柳仲礼舞动长槊横冲直撞,斩杀数百个敌人,叛军上千人投水而死。柳仲礼只差那么一点结束侯景的性命,长槊将要刺中侯景时,叛将支伯仁的长刀砍向柳仲礼。柳仲礼肩膀中刀,马陷泥淖,十余名叛兵各执明晃晃的长矛齐刷刷向柳仲礼扎来。部将郭山石拍马赶到,杀散叛军救下柳仲礼。

联军目的达到,攻占青塘,军队推进到秦淮河南岸。侯景再也不敢轻易渡过秦淮河发动进攻,沿秦淮河北岸构筑防御工事,双方隔河对峙。

这一场恶斗杀得人人心惊,个个胆寒,柳仲礼初来的锐气丧尽。一方面见识到叛军的勇猛,另一方面也看到皇族和诸侯们丑恶嘴脸。只有他和韦粲拼死作战,结果自己身负重伤,韦粲一门死伤无数。此战过后,众人寄予厚望的荆州军只到了两万人,萧绎迟迟不见影子。要知道荆州那是南朝实力最强的州,战士有十万之众。既然皇子皇孙们都不担心,我操得哪门子心。从此柳仲礼闭口不提打仗的事儿。

终于有位皇子来了,萧纶带残兵败将绕道来到联军驻地。萧纶后悔,若非急躁冒进损兵折将,现在他就是大军的盟主。三万军队打得剩下几千人,啥都别说了,听人家安排吧。尽管萧纶放低姿态,柳仲礼还是瞧不起。萧纶天天到大帐来请示工作,柳仲礼一脸傲慢,爱理不理。如此对待身为皇子的萧纶,其它人可

将帅不和,将领们之间也矛盾重重。有人想战,有人想守。萧嗣、萧确、庄铁、羊鸦仁、柳敬礼、李迁仕、樊文皎几位有勇气的将领聚在一起率部队渡过秦淮河,与叛军激战于东府城。

侯景把主力放在台城的南面和西面,南面防联军,西面通石头城,确保后路不被切断,东面防守力量相对薄弱。联军选择从东面撕破侯景的防线可谓聪明之举。李迁仕、樊文皎所部五千锐卒一度攻到菰首桥。菰首桥是青溪的一座桥梁,过青溪就到台城。不想两人中了叛将宋子仙的埋伏,樊文皎战死,李迁仕逃回。

樊、李两将虽然战败,此次联军的进攻战果显著,把东面的叛军从秦淮河压迫到青溪,一举切断东府城与侯景主力军队的联系。顺便介绍一下庄铁,此人原本投侯景,见联军势大,又转投回来。

侯景十分害怕,因为东府城有粮食,东府城的粮食足够叛军吃一年,如今有粮运不出来。如果派大部队去东面夺回粮道,联军主力极有可能从南面渡过秦淮河,这一仗胜负就定了。叛军无粮,优势转到联军方面,侯景急得团团转,狡猾的王伟又想出馊主意,求和。

古老的计策

求和,太古老的计策,弱者往往以求和作为脱身之计,脱延时间,摆脱不利的局面。刘邦在荥阳求和忽悠项羽,白登山求和忽悠冒顿;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求和忽悠蒋介石先生;侯景台城下求和忽悠萧家父子;听说利比亚反对派也在玩相同的手法忽悠卡扎菲。

侯景提出议和,一为避开联军初来的锐气,二为得到东府城的粮食,三为寻找最佳战机。侯景提出的议和条件非常诱人,不打了,退兵渡江回家。北约和利比亚反对派也在忽悠卡扎菲,反对派说停火;美国人说不寻求推翻现政府;英国人表态给卡扎菲留后路。

凭借多年的斗争经验,萧衍当即否决议和,怒气冲冲道:“和不如死!”姑不说议和是真是假,我堂堂大梁朝皇帝,你说造反就造反,你说和平就和平,面子上过不去,以后怎么统治人民。

萧纲想法和萧衍不同,萧衍八十六岁,那时节人生七十古来稀,您还能活几年呐,多活一年少活一年有什么区别。我不行,才四十六岁。虽然说四十六岁也不小啦,但是和您比起来,还有四十年活头,现在去死,多可惜呀。再者说,实在打不下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