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第5/8页)

最无耻的人不是萧纶,萧绎等人更无耻。萧家子孙中并非全是无耻之徒,被人们讥笑为“胆小鬼”的萧会理铁心救台城。事实证明萧会理非但不胆小,而且勇猛坚毅,只有他在台城最危急关头联络羊鸦仁和赵伯超部向叛军攻击。仗打得不顺利,羊鸦仁失约,赵伯超逃跑,萧会理一战损失五千人。

再也无人肯站出来,台城陷落早晚的事。重压之下,城中出了叛徒,汉奸们引导叛军杀进城来,萧确奋勇拼杀,怎奈叛军越涌越多。眼看大势已去,萧确从城头放下绳索,顺着绳子滑下城来,飞也似进宫报信。

血染衣袖的萧确脚步踉跄、神色慌乱地推开宫门,抢进宫去,大叫道:“台城失陷啦!”萧衍刚刚和衣卧下,闻听此言,出奇得宁静,静静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神色不变地问道:“还可以再战么?”萧确回答道:“不能再战啦。”萧衍一声叹息,说道:“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

萧衍算不上中国历史的亡国之君,但梁朝实实在在亡于他的手里。侯景列举的十项大过失虽然有的比较牵强。比如说萧衍喜欢祥瑞,不把地震等自然灾害当作天谴;说萧衍曲解六艺,排斥正宗儒学,搞王莽那一套。其实什么算正宗儒学,人们理解的儒学都是后人解释的。孔子大师一句话,大家开始解释,孟子一套,荀子一套,董仲舒一套,王莽一套,程朱一套,陆王一套,粱漱溟、熊十力一套,从当时的社会需要和自己的理念出发,各说各的。凭什么不允许萧衍来一套,解释六经,不能算错误。

但是,也有很多指责可谓诛心,大体反应了当时梁王朝社会存在的弊端。第一,货币混乱,通货膨胀;第二,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侯景有话,官太多,像烂羊头、烂羊胃一样不值钱;第三,任人唯亲,有才干的人得不到提拔,除了皇族子弟就是门阀贵族;第四、崇佛;第五、官员贪污腐败;第六、社会风气奢侈、轻薄;第七、皇族不和,皇子们不忠不孝,皇帝有难,无人肯真正出力。

侯景围台城这段时间,萧衍也在思考,究竟什么原因使建康的一部分人民背弃自己,心甘情愿帮助叛军。我给你们带来半个世纪的和平,解决了温饱,建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小康,包括那些奴隶。贫富分化固然很大,但是有哪个社会绝对公平,至少我萧衍没有看到。事到如今,萧衍仍然不服气,煮熟的鸭子嘴硬。我得到的东西,自己把它弄丢了,没什么可惜的。也就是说,我尽力了,换谁都没用。

达到萧衍水平和境界的中国皇帝凤毛麟角,可能武功比萧衍好,但是文采比不过;可能文采出众,但是武功又不如萧衍;也可能文武全才,但是下棋未必赢得了;即使文韬武略,琴棋书画皆通,佛学造诣、道家修为、占星术又比不了。梁之前,史书都是断代史,萧衍曾经主编过六百卷《通史》,自负地对群臣说:“我造《通史》,此书若成,众史可废。”萧编通史到宋朝失传,否则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无必要从战国写起。

萧衍有自负的资本,可惜他是皇帝。中国历史有个规矩,成者王侯败者贼,只要失败了就是贼,因为历史由成功者书写。哪一个末代皇帝不是贼,远的不说,蒋介石先生不也是蒋匪么。历史不能由官方去写,那样写千篇一律。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应该感谢汉武帝对司马迁先生施了重刑,以至于我们能看到无韵之离骚,当然这么说不是很道德。

“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达到萧衍的境界,生死已然身外之物,也只有将生死荣辱置之度外,才能有这般的豁达和洒脱。纵观古今亡国之君,有杀身成仁者,有忍辱偷生者,似萧衍这般宁静淡然,从容淡定,恐怕前无古人,后亦无来者。去年网络流行的一句话用在萧衍身上非常恰当,神马都是浮云,生命是,皇冠是,国家也是。

萧衍没有像纣王、崇祯皇帝那样自杀,没有像北魏孝武帝和陈后主那样逃跑,也未像宋徽宗和宋钦宗那样躲起来不见人,而是登太极殿正式召见侯景。

侯景进城

侯景趾高气扬地迈上太极殿的石阶,身后顶盔贯甲全副武装的五百名甲仕相随。侯景有资格傲慢,一年前如同丧家之犬,而今大国征服者。侯景一跛一跛地迈着步子,谁敢笑话我,我砍下他的一条腿。

侯景的傲慢只表现在太极殿外,进了大殿,立即感受到无尽的压抑。须发皆白的老皇帝萧衍不怒自威,宛如一尊古佛高踞须弥宝座。在胜利者面前,萧衍依然展现出皇帝的震慑力和至高无上的尊严。侯景不由自主地跪倒身躯,以额触地,行参拜大礼。其后由典仪官引导至三公榻前落座。萧衍神色不变,静静道:“卿在军中日久,真是劳苦功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