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北朝第一刀(第9/10页)
士为知己者死。高乾泪流满面,孝庄帝将河北重任交付自己,唯有肝脑涂地在所不辞。高敖曹拔出长剑,舞剑明志,剑光如雷霆电击,劲风荡起漫天黄叶飘落滚滚河面,倏忽之间不见踪迹。
壮士瞋目,怒发冲冠,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悲壮。然而,行人高氏兄弟就此闯出一片天地,送者孝庄皇帝却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尔朱家族的行动更快,尔朱兆从汾州赶往晋阳。别看尔朱兆粗莽汉子,这点心计还是有的。尔朱荣近年来苦心经营晋阳城,兵马、物资多得不可胜数。近水楼台先得月,尔朱兆抢得晋阳城,奠定在尔朱家族中的物质地位。谁能为尔朱荣报仇,谁就可成为尔朱家族的接班人,尔朱兆点起铁骑与尔朱世隆合兵长子城。
出师须有名。美国人出兵,动辄冠以美国人民的利益,维护世界的和平,维护地区的和平,赋予敌对国人民民主和自由,这些都是“名”。中国古代君主为上,臣子攻打君上属于大逆不道,是叛贼、乱匪。臣子们出兵往往冠以“清君侧”。尔朱荣为孝庄帝亲手所杀,“清君侧”用不上。
皇帝是名分,大家承认,你是皇帝,不承认就不是。当然,皇帝不是随便哪个人都可以做。譬如品牌,驰名品牌是几代人创下的,别人用就是冒牌货,只能从元氏家族中选。于是,尔朱家族拥立长广王元晔为新皇帝。元晔与尔朱家族带亲,系北魏名将元英侄子,尔朱荣妻侄。
尔朱家族联合起兵,尔朱兆自长子南下,尔朱仲远自徐州西进,只有尔朱天光按兵未动。尔朱仲远与洛阳东征军大战于滑台。东征军主将郑先护,副将贺拔胜,两人的配置显示出年轻的孝庄帝应对危机魄力不足。
洛阳形势极度严峻,当此时刻必须任用真正有军事才干的人。整个北魏国的矛盾犬牙交错,主线即鲜卑武人与汉化文人的矛盾,所以北方武人支持尔朱家族与朝廷对抗。其次是元子攸与尔朱荣之间的君臣冲突。人与人之间没有铁板一块,尔朱荣集团也是如此。元子攸成功拖住尔朱天光,降服贺拔胜。
贺拔胜虽说是北方武人,但贺拔家族屈身尔朱家族实属不得已的事情。贺拔家鲜卑豪门,尔朱家出身羯胡,加以君臣大义,故而贺拔胜站到孝庄皇帝身边。贺拔胜北魏名将,平定六镇叛乱战功卓著。孝庄帝不用他出任东征主帅,而用汉人大门阀荥阳郑氏子弟郑先护。汉化文人与北方武人互不信任,郑先护竟然不肯让贺拔胜的军队进入己方大营。贺拔胜与尔朱仲远大战,郑先护不予支援。贺拔军战败,贺拔胜一气之下再度投靠尔朱家族。
孝庄帝失去一员虎将,失去武川鲜卑,同时失去东征战争的胜利。郑先护军心涣散,无力与尔朱仲远交战。汉化文人与鲜卑武人不交心是那个时代最棘手的事情,谁处理好其中的关系,谁能得到天下,高欢和宇文泰一生为此事虑尽心机。
北风呼啸,寒冬来临,尔朱兆击败丹谷守军,率契胡轻骑兵倍道兼行直扑洛阳。洛阳墙高城坚,黄河自然天险,马匹虽快,安能跳河上墙?可尔朱兆短短三天,擒住了孝庄皇帝元子攸。
元子攸有三个没想到,一没想冬天黄河水位下降,骑兵过河不必走桥;二没想到宫廷禁卫军中出了叛徒,三没想到城阳王元徽是个无耻小人。
想干大事必须有识人之明,孝庄帝不用贺拔胜为主将,却用华山王元鸷执掌禁卫军。元鸷与尔朱荣交好,河阴之变与尔朱荣共登高坡观看屠人惨剧。
契胡骑兵赶在丹谷败军之前涉水过河杀向洛阳,河水浅处仅及马腹。契胡人的运气好得不能再好,当天刮起沙尘暴,漫天黄沙,守城官兵连敌人的影子也没瞧见,契胡骑兵队冲进洛阳,攻到皇宫。狂沙袭来,禁卫军弯弓却无法放箭。元鸷喝令禁军不得抵抗。
孝庄帝闻讯撒丫子从皇宫跑到云龙门,正好遇到元徽骑马逃跑。孝庄帝连声招呼,喊哑了嗓子,元徽反而快马加鞭。落难老虎不如狗。元徽心道,“你是契胡人第一要犯,我搭着你往哪里逃啊。”黄河死难的李苗早就说过,“城阳王蜂目豺声,不是好人。”孝庄帝傻了吧唧,对他言听计从。元徽毁过两位有名的亲王,广阳王元深和太原王尔朱荣。如果说元深偷他老婆活该倒霉的话,人家尔朱荣没玩过你家女人,泼死命算计人家干吗。孝庄帝有恩于他,他却硬生生把皇帝最后一线生机葬送。
契胡兵抓住孝庄帝,残暴的尔朱兆把皇帝锁在永宁寺门楼之上示众,寒冬腊月,朔风刺骨。长于深宫的孝庄帝几曾受过这种磨难,冻得浑身发紫,嘴皮哆嗦,没多久患上感冒,向尔朱兆求个御寒的头巾戴戴。尔朱兆撇撇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