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精彩地活下去(第9/13页)

杨森制定的防守部署,外围以第二十军防守北面,第三十七军防守南面,内层则以第二十六军守柳州城。

杨森可不愿意被人家围在城里打,他派出工兵,在所有要道上架设桥梁,预先为守军安排了撤退之路。与此同时,将储存于柳州的军事物资,能后运的赶紧后运,一时难以运走的,抓紧销毁,以免资敌。

外围形势越来越紧张。

从11月4日傍晚起,第3师团在后续主力已集结到位后,就昼夜不停地向修仁阵地发动攻击。

第二十军在通往修仁的公路隘口占领阵地,前方顽强据守,后方以野炮猛烈轰击,使第3师团寸步难进。

第3师团长山本三男中将还不信邪,亲自到前沿察看地形,他看到隘口地势与其他地方迥然不同,奇岩绝壁,山石耸立,不由为之一惊。

即便没有野炮支援,步兵要逾越这样的天险也够受。山本在日记中写道:“山势险峻,难以攀登,全体将士对之目瞪口呆。”

打开局面的是随后赶到的第13师团,该师团奉命离开桂林,进占永福。

永福位于修仁侧背,第二十军顿时处于腹背受敌的窘境。与此同时,第3师团又采取了迂回侧背的打法,隘口的地势作用遭到削弱,杨汉域决定放弃修仁后撤,留第133师断后。

第133师在修仁城外十二里处占领阵地,师长周翰熙以第398、399两团在前,以第3

97团为预备队。第3师团长山本倚仗自身兵多,在攻击战术上一反常态,没有逐一推进,而是先将前面两团包围起来,再以主力向预备队发起进攻。

周翰熙下令第399、398团立即突围,命397团进行掩护。由于众寡悬殊,397团遭到日军三面包围,团长彭泽生亲临一线指挥作战,战斗十分激烈,部分伤亡也非常大。

周翰熙见状,把师部工兵连、防毒连都调给彭泽生,自己也到第一线进行指挥。

1944年11月5日,早上10点,398团已经突围,但陈德邵第399团还在包围圈中,周翰熙干脆将距离师指挥所三十里外的搜索连也调上一线,归彭泽生掌握。

战争是残酷的,周翰熙这时的决心,就是准备牺牲彭泽生团,给陈德邵团打开一条生路。

11点,陈德邵团终于突围而出。

为保证师主力撤退,彭泽生当天战死于修仁前线。自淞沪会战后,第二十军再未有团长阵亡的纪录,由此可见战斗激烈程度以及伤亡之重。

杨汉域得知后大为震惊,立即用火炮对日军进行猛烈射击,同时命令各部以交替掩护的方式,入夜之后再从小路撤出,这才使第二十军脱离了追击。

在攻取柳州外围后,为了向冈村有所交代,横山勇从第13师团中分出第116联队,迂回攻击柳州西北面的柳城,企图从龙江河上游包围柳州,截断第四战区向宜山的退路。

杨森侦知这一情报后,赶快派第二十军在龙江河设防,为主力后撤支起篷架。

通过不断传来的前方情报,冈村也看到第四战区主力已从桂平收缩至柳州,并不断往宜山后撤。

早就说过了,“余重视宜山胜于柳州”,横山勇要是听话,这时候大部队往宜山一摆,第四战区插翅难逃啊。

让冈村更为着急上火的是,他与第二十三军司令官田中的联系也突然中断,这可能意味着,他即将失去一个在柳州附近围歼对手的大好时机。

因为指挥不能如意,冈村焦躁不安,苦恼万分,直到11月7日晚上,田中发来电报,报告说第二十三军已向柳州进发,才稍有安心。

接下来的难题,仍然是让谁第一个进入柳州,虽然第十一军已经兵临城下,但冈村仍希望横山勇能发扬风格,把攻占柳州之功让给第二十三军,其战斗力尽量指向柳州以西,这样才能将第四战区全部围于网中。

冈村让参谋长给横山勇拟电,可横山勇就是横竖听不进去。

1944年11月9日,冈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向横山勇发出了一纸罕见的非常命令,要求直接进攻柳州城的部队,均归田中久一的第二十三军指挥。

在此之前,方面军总部对第十一军使用的口吻都是“指导方式”,即只传达意图,未实行硬性命令,即便是在横山勇独断专行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非常命令是破天荒第一次,所谓非常命令,就是你想执行得执行,不想执行也得执行,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横山勇再装傻充愣已不可能,但让他感到格外高兴的是,关键时候,第二十三军那边意外地掉了链子。

从11月7日发出追击令开始,田中即率司令部及通讯队人员向柳州马不停蹄地前进。从桂平至柳州一带的山路极为险峻难行,前面已经走惯山路的野战部队还不觉得怎样,对于后面这些机关人员而言,着实能要了他们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