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始倡玄学——老生者见不生,常谭者见不谭(第13/17页)

第二天,赵颜按照管辂教的,准备了一大盘香喷喷的鹿肉、一壶好酒,然后进入南山。走了五六里路,看见大松树下有两个老头在石坪上下棋,其中一个穿红衣面目慈善,一个穿黑衣面貌凶恶。赵颜就轻轻走到石坪边,倒好酒、备好肉,放在二老手边。二老正聚精会神地下棋呢,也没管这酒肉是谁给的,拿起来就吃就喝。不多久,酒肉吃光,棋也下完了,赵颜趁机跪着大哭高喊救命。

结果两个老先生这才反应过来,大吃一惊,你啥时候来的啊?怎么会知道我们在这里?

红袍老人说:“这肯定是管辂给支的招!但是咱们既然吃喝了人家的东西,就只好给通融一下。”于是白袍老人拿出一个本子,密密麻麻都是人名。翻到有“赵颜”的这一页,看了以后对赵颜说:“你啊,本来只能活十九,现在给前面添个‘九’字,你就能活九十九了!回去见了管辂,让他别再乱说话了,要不然必遭天谴!”

红袍老人拿出笔,在“十九”前面添了个“九”字,然后,一阵香风飘过,两人化成一对白鹤冲天而去。

赵颜回到家里,对管辂说了情况经过。管辂说:“穿白袍的,是北斗星君;穿红袍的,是南斗星君。南斗主生,北斗主死。他们给你寿禄九十九,那你就放心好好活着吧!不到九十九你都死不了!”从此,管辂就不再随便给人占卜算卦、解灾避难了。

诸葛亮病重,曾在五丈原禳星延寿,就是拜的北斗星。可是瞧人家管辂,直接算出北斗南斗的行踪,直接前去要求赠寿,这可比诸葛亮七日七夜持续做法省事多了。当然,这个故事的可信度不高,神话色彩太浓了。

不过也由此可以看得,管辂善于占算的本事出神入化,大家认为他连神仙的踪迹都能算出来。

管辂的神奇事迹非常之多,《三国志》还记载了一堆,限于篇幅,就不多介绍了。总之,管辂的阴阳占卜之术,确实神乎其技,所以后人就把他尊为占卜的祖师。

他还写了《周易通灵诀》二卷、《周易通灵要诀》一卷、《破躁经》一卷、《占箕》一卷,可惜都失传了。据说失传的原因之一,是他刚死坟墓就被盗——大家希望能从中找到他的著作,学习他的神奇占术,所以这几本著作就失散了,我们也无从得知管辂到底有什么玄妙心得,能有那么出神入化的本事。

一次著名的清谈聚会

248年腊月二十八日,管辂终于到了京城,被何晏接见,当时在场的还有邓飏。大家都是名士,很快就进入清谈氛围。

何晏先和管辂讨论《易经》的问题,管辂说得头头是道,何晏非常敬佩。邓飏不太服气,责难管辂:你自认为精通《易经》,可是你聊了这么半天,没有引用《易经》里的一句话,这是为什么?

管辂应声回答:“夫善易者不论易也!”

意思是说真正懂易学的人,才不会句句都离不开《易经》呢——看看我们周边,除非太专业的学科讨论,一般而言,张口闭口引经据典掉书袋的老兄们,多半脑子都还浑着呢。

何晏听了频频点头,赞道:“先生真是要言不烦啊!”

慢慢地,就聊到了正题上。

何晏问管辂:“听说您占算神异非常,请帮我卜一卦,看我能不能继续高升,做到三公的位置?”然后又说:“我最近一连几天做了同一个梦,梦见一堆苍蝇飞在我的鼻子上,赶也赶不走,这是什么意思啊?”

管辂说:“这个问题啊,它不是个固定的卦象。比如周公旦辅佐武王伐纣,最后位至人臣,要是一开始占卦,也看不出来。正是因为周公旦勤勉公正、温和谦恭,所以才一步步走到最后的高位。现在您位高权重,官居吏部尚书,但是并没有给老百姓多少恩惠,也没人感激您,相反,畏惧你的人却越来越多,这可不是谨慎求福的路子啊。”

何晏若有所思地听着。

管辂继续说:“至于那个奇怪的梦呢,恐怕不是个好兆头。鼻子又称‘天根’,象征福禄、事业、前途。天根生得好,必然显贵。可是苍蝇呢,却是比较肮脏的东西,聚在鼻子上,遮掩天根,不是好事。希望您以后能谨慎言行、远离小人,这样苍蝇自然散去,您也能位列三公。”

管辂这一番话,说得非常狠,简直就是当面批评何晏。邓飏在一旁听不下去了,说:“你说来说去,都是老生常谈!没什么新意!”

结果管辂说了一句很牛的话:

夫老生者见不生,常谭者见不谭。(《三国志·方技传》)

“谭”字,同“谈”。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老生(长寿者)常看到“不能老生”(早死)的人,经常谈到“无法常谈”(早死)的人,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暗示——你恐怕不能老生、不能常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