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世祖(三)(第13/22页)

去年新燕至,新巢在大厦。

今年旧燕来,旧垒多败瓦。

燕语问主人,呢喃语盈把。

画梁不可望,画舰聊相傍。

肃羽恨依栖,衔泥叹飘飏。

自言昨辞秋社归,比来春社添恶况。

一片蘼芜兵燹红,朱门哪得还无恙?

最怜寻常百姓家,荒烟总似乌衣巷。

君不见晋室中叶乱五胡,烟火萧条千里孤。

春燕巢林木,空山啼鹧鸪。

只今胡马复南牧,江村古木窜鼪鼯。

万户千门空四壁,燕来亦随樯上乌。

海翁顾燕三太息,风帘雨幕胡为乎?

又《清史纪事本末》载:

(顺治)十八年冬十月,弃降将郑芝龙于市,徙沿海居民,禁舟出海,从降将黄梧请也。郑氏在京者,无少长,皆被杀。下令迁界,禁渔船商舟出海,自是,五省商民流离荡析,而万里皆邱墟矣。

于此可知,郑成功如坚守海滨,五省商民,不致有此流离破家之祸。是故"阙名"不以为郑之取台湾为延明祚;在《张苍水传》末,下一断语:"张煌言死,明朝始亡!"此真力足扛鼎的史笔。

钱牧斋《后秋兴》诗,言郑成功攻金陵,所以顿兵不进者,是因为正在接洽清军投降;今考其人,乃松江提督马逢知。世祖大渐时,尽释狱囚,唯两人不释,一为明朝最后的一个兵部尚书张缙彦,一即马逢知。董含《三冈识略》记:

马逢知起家群盗,由浙移镇云间,贪横僭侈,民殷实者,械至倒悬之,以醋灌其鼻,人不堪,无不倾其所有,死者无算。复广占民庐,纵兵四出劫掠。时海寇未靖,逢知密使往来;江上之变,先期约降,要封王爵,反形大露。科臣成公肇毅,特疏纠之;朝廷恐生他变,温旨征入,系狱,妻子发配象奴。未几,与二子俱伏法。当逢知之入觐也,珍宝二十余船,金银数百万,他物不可胜计,及死,无一存者。

《吴梅村诗集》中,有两首诗咏马逢知,一为《茸城行》,茸城即松江;一为《客请云间帅坐中事》,是一首七律。《茸城行》描马逢知的行径云:

承恩累赐华林宴,归镇高谈横海勋。

未见尺书收草泽,从夸名字得风云。

据此可知,清朝用马逢知,目的是希望他能安抚萑苻;结果一无所成,而贪黩横暴,则较土匪犹不如:

千箱布帛运轺车,百万鱼盐充邸阁。

将军一一数高赀,下令搜牢遍墟落。

非为仇家告兼并,即称盗贼通囊橐。

堂屋遥窥室内藏,算缗似责从前诺。

敢信黔娄脱网罗,早看猗顿填沟壑。

窟室飞觞传箭催,博场戏责横刀索。

贪财以外,复又好色:

将军沉湎不知止,箕踞当筵任颐指。

拔剑公收伍伯妻,鸣骲射杀良家子。

结果是:

江表争猜张敬儿,军中思缚卢从史。

枉破城南十万家,养士何无一人死!

按:《南史·张敬儿传》:"敬儿为雍州刺史,居官贪残,民间一物堪用,无不夺取。"此辈自唯恐天下不乱,而其时四方宁谧,苦无"用武之地",因而造一谣言,授江湖术士传播,谣言是:"天子在何处,宅在赤谷口;天子是阿谁?非猪即是狗。"敬儿所居,地名赤谷;小名狗儿,其弟小名猪儿。此言将天子自为,事闻伏诛。吴诗征此典,即董冈所谓"反形大露"之意。由张敬儿兄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北伐之前在湖南的军阀张敬尧、敬汤兄弟,真一丘之貉。马逢知是这样国人皆曰可杀的人物,而郑成功欲与通谋,即令有功,亦失民心,何况无功!计谋之拙,无逾于此,此又郑成功需再评价的一端。

至于卢从史,为唐朝贞元年间昭义军节度使,与成德军节度使王士真子承宗密谋叛乱,宰相裴垍说动从史牙将王翊元,尽泄从史阴谋及可取之状,以致从史被擒。照此典故而言,马逢知部下亦必有人输诚于朝廷,郑成功既通马逢知,则义师内部情况,亦可能为清朝所悉,其败殊非偶然。吴梅村有《七夕感事》五律一绝,于郑成功颇致讥评,诗曰:

南飞鸟鹊夜,北顾鹳鹅军。

围壁钲传火,巢车剑拄云。

江从严鼓断,风向祭牙分。

眼见孙曹事,他年著异闻。

此以郑成功的"江上之役"比拟为赤壁鏖兵。首以郑成功拟曹操,实非恭维,而是讥其自大。"鹳鹅军"典出《左传》,注谓"鹳鹅皆阵名",用于此处,谓郑成功的部下有如童嬉。"围壁"不典,乃梅村自创的新词,壁者营垒,指清军扎于金陵西北城外的少数部队,以优势兵力不攻而围,计已甚左;"钲传火"者,士卒以钲传火而造饭,军前犹如寒食,乞火而炊,这顿饭吃下来,非半天不可,何能应变?不败何待?"巢车"典亦出《左传·成公十六年》:"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注谓:"巢车,车上有橹。"此指郑成功的水师而言。"剑拄云"者,将星如云,但于楼船上仗剑观望而已,此与"围壁"皆言郑军不攻,而期望旦夕间有变,不战而下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