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血色蹊径(第10/10页)

收藏家这类人逐渐成为古怪之人。有些会在学校里抱团。但是真正有意思的是那些孤独的游泳者,自愿探索遥远且充满挑战的水域。格伦威尔·温思罗普就是那样一位特立独行者。作为哈佛大学的学生,他和许多人一样,崇拜查尔斯·埃利奥特·诺顿,那位人文学科巨匠,开创性地使艺术史成为一门学科。如爱德华·福布斯所言:“问问任何一个那些年在哈佛大学学习的人:从哪门学科中收获最多?答案最有可能是:‘从诺顿教授的美术课中收获最多。’前来选修艺术史课的人中,也有一些游手好闲之徒和体育生,因为他们听说艺术史课程很容易通过。我认为即便是那些人,也属于‘前来嘲笑的人,留下来成了祈祷者’。”

温思罗普继续在哈佛大学学习,获得了法学学位。但是,律师和生意的重要性,都没有超过艺术对他产生的吸引力。诺顿点燃了他的艺术热情,马丁·伯恩鲍姆又为此添了一把火:“律师源于训练,古董商源于天赋,小提琴家源于内心。”他们一起研究当代西方艺术,一起在中国玉器和青铜器的王国精耕细作。1960年,伯恩鲍姆撰写了自传《最后的浪漫》,他在该书中想象了老年温思罗普在家中的情景:“温思罗普独自吃晚餐,主要是水果和蔬菜。之后,他会读一些喜欢的书,或整理自己所藏珍宝的卡片目录……只有法国小说家普鲁斯特,才有能力贴切描绘出那种场景:软木贴壁的房间一片安静,只有祖父收藏的精致钟表,嘀嘀嗒嗒打破那种静谧……当美妙钟声在房间里荡漾,房屋的主人会如幽灵般移来移去。他悬挂素描,将它们编目,或重新摆放那些中国玉器和鎏金青铜器。”

向福格艺术博物馆捐赠玉器和青铜器的格伦威尔·温思罗普。图为他在马萨诸塞州伦诺克斯市格罗顿镇的自家花园与鸟类朋友在一起。Imaging Department©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格伦威尔·温思罗普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隐士:他沉溺于自我内省,品味艺术品尤其是中国文物以获得享受。但是,在同一条河流中的其他人,则性格外向,热情洋溢。事实上,在使模糊艺术激情人格化方面,兰登·华尔纳(哈佛大学1903级)表现得更为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