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犹太恐惧症的兴起:强迫症的进化(第10/21页)
正如先前所提及的,大众对犹太人仇恨的根本转变和1096年的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一道开始。在前往圣地打击异教徒之前,狂热分子组成的掠夺团队在法国北部和德国屠杀了大约一万名无辜的犹太人,发动了非理性的对犹太人的仇恨,它后来在基督徒无力解决的各种危机的冲击下不断出现。正如卡文· 兰格缪尔所揭示的,有关1096年以及随后的十字军东征,或者中世纪的巨变,最不寻常的东西是对犹太人仇恨的“空想”性质,它完全建立在不断增长的对犹太人及其邪恶生活方式的妄想性信念。世俗和教会的权力机构都正式地反对这种大众暴力的爆发,但是它们对犹太人内在的敌意使得它们在危机当中显得冷漠和含糊其辞,因而不能也不愿意阻止杀戮性的反犹太人行为。天主教会在格里高利一世表达的观点和英诺森三世等教皇或拉特兰会议更为尖锐的宣言之间摇摆。格里高利一世坚持认为非信仰者应该得到友好的对待,并且要用清晰的、“和颜悦色的”理性去说服他们,后来书写在教皇诏书中的一种观点是,犹太人有权利作为犹太人生活在基督教社会。英诺森三世或拉特兰会议宣布犹太人是基督徒的奴隶(第三次拉特兰会议,1179),或者要将犹太人和基督徒在社会上隔离开来,强迫前者穿上特征鲜明的服装,并称他们为“基督徒名声的亵渎者”(第四次拉特兰会议,1215)。世俗和教会的权力机构联手禁止犹太人拥有土地,将他们排除在行会之外,限定他们从事卑微和边缘的职业,比如放贷、沿街叫卖、二手货的非法交易。到黑死病来临之时(1347—1350),基督徒对犹太人成见的空想性质已经找到了安身之地。黑死病给一大堆现存的有关犹太人邪恶生活方式的黑暗传说增添了“往井里投毒”的神话。这样,根据兰格缪尔的观点,人们杀戮犹太人不再是十字军东征的副产品,而是组织化的暴民的复仇,他们沉迷于犹太人往井里投毒、亵渎上帝、杀害儿童进行祭祀活动等妄想之中。
十分详尽地关注这些存在于犹太恐惧症进化的体系当中的妄想成分是重要的,因为其中的一些后来得到了现代化和变形,服务于纳粹对犹太人的妄想。这里至少有十个妄想,它们中间的大多数在中世纪末稳固地确立下来:
(1) 犹太人的顽固
(2) 流浪的犹太人(亚哈随鲁)
(3) 与魔鬼联盟的犹太人
(4) 犹太人恶臭的气味
(5) 犹太人的淫荡
(6) 血统的诽谤和杀害儿童进行祭祀
(7) 亵渎上帝
(8) 犹太人的世界阴谋
(9) 往井里投毒
(10) 无生产能力的犹太人寄生虫
正如先前所发现的,犹太人是顽固的这种想法,指的是他们拒绝皈依对于基督徒来说似乎是不证自明的真理,特别是基督是救世主的信仰。他们对皈依的拒绝特别让自以为是的基督徒恼火,因为人们普遍相信:除了其他事件,比如提斯比人以利亚的出现,以及反对基督者的统治以外,犹太人的皈依是耶稣再临的前提。用莱昂· 布洛伊的话来说:“所有民族的拯救被犹太人的恶意残忍地延缓了。”与犹太人顽固的神话相关联的是流浪的犹太人,这个神话直到1602年才以书面的形式正式表述出来,但是从古代开始,它就以多种形式出现,十分著名,并在整个中世纪流传。除了现在它以一个神话人物来加以体现之外,这个神话的核心依然是犹太人的顽固和罪恶。这个人物后来被称为亚哈随鲁,他被认定在钉死耶稣的那天出现,在耶稣去往受难地各各他的路上嘲笑他;这样,救世主惩罚他在地球上流浪,他被遗弃,郁郁寡欢,直到末日审判和世界末日的到来。对于容易上当受骗的人来说,流浪的犹太人的神话似乎被实际的经验证据所印证,因为整个中世纪后期的基督徒见证了这样一个事实,即犹太人到处被追逐,在城市之间流浪,在任何土地上都没有任何定所。经过几个世纪适当地润色,这个神话在1542年变得有血有肉起来。那年,路德教会的牧师保卢斯· 冯· 艾岑在汉堡教堂遇见了一位长着胡须的流浪汉,他的名字叫亚哈随鲁,艾岑判定他是在基督去往各各他的路上诅咒他的犹太人,耶稣回以“直到我回来永远走下去”的诅咒。这个建立在传奇故事基础上的传说,以及艾岑与名叫亚哈随鲁的人的遭遇最终在1602年出版,书名叫《一位名叫亚哈随鲁的简要描述和故事》,它非常流行,在几年内出版将近五十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