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宜昌最前线(1940年3月~1940年12月) 荩忱不死(第12/12页)

这时候,陈诚说:“第18军,一部在北碚(重庆西北郊),一部在万县(今重庆万州)。”

蒋介石说:“立即把他们调过去增固宜昌城防。军长还是彭善吧?俞飞鹏去安排运送部队的任务。现在就下令,现在就去办!”

蒋介石接着讲了一下大势,意思是:“国际局势总的来说对中国有利,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现在,德军虽纵横欧洲,但最后结果仍未尘埃落定。既然是世界大战,就关涉各国尤其是各大国的利益,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最后都会卷入战争,现在只是时间问题。可目前的战局,对中国又是不利的。这次不比一年前的随枣会战,眼下日本人要打宜昌,先前我们的判断是有误的,宜昌把控三峡,是长江航道上武汉与重庆之间最重要的城市,亦各战区通往大后方的中转站,如果真丢了,重庆必将受到威胁。”

随后,军令部做出一系列应对措施,主要包括:周喦第75军继续西撤,在汉水西岸南漳(襄樊西南)一带阻敌;孙连仲部由襄樊南下,与冯治安(张自忠殉国后,冯代理第33集团军总司令一职)余部夹击宜城、襄樊之间渡河的日军,后者亦以有力一部在钟祥西岸阻敌;汤恩伯部在襄樊与随县之间出击,切断日军后方联络线;熟悉宜昌附近地形的李及兰第94军经襄樊,全力回归江防军统辖。

蒋介石最后说:“现在战场形势已急速变化了,第5战区司令长官部对汉水以西的作战指挥已经失灵,必须就近组织新的司令部。”

这个任务压在陈诚肩上。

很多时候,蒋介石抓瞎时,能想起的只有陈诚。

关于陈诚,我们前面说过,他有理想,意志坚定,严于律己,但军事才能难说很杰出。现在,也确实为难他了:乾坤逆转如何能反掌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