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田汉(第4/4页)

鲁迅之短篇小说与田汉的剧本相比,也呈现一种极尖锐的对照。在鲁迅看来,传统的仁义道德,不外“吃人”。而田汉不仅认为传统的道德可以恢复,而且经过他身体力行的提倡,好像并未丧失,一到内外煎逼,立即可以光芒万丈的辐射开来。《晚会》里面一位资本家的太太觉悟后说:“假使我明天就得死,或是今晚,我也绝不悲观。我也要把我最后的、最好的力量用在更有益的地方去。”

给人们带来乐观和希望

为什么田汉会值得这么多环境背景不同的人敬爱?因为他给人们带来乐观自信和希望。他的赎身洗罪,不待神力,也不待将来,用不着内向。他的人生,就是一座大舞台,到最后总结(grand finale)的时候,台上台下都参加了一项群众运动,立即得到心灵的解放。如果儒家的入世观不尽能达到此目的,则继之以佛家道家的精神。

最后让我再节录田汉,或者说田寿昌、田老大,或者说是我所熟悉的田伯伯,他早年的名作《灵光序言》的一段精彩语句,作为回忆田汉一生浪漫情怀的一个注脚。他在1920年写《灵光序言》时,才二十二岁。这篇文章中曾述及他和初恋情人也就是田海男的妈妈——易漱渝婚前恋爱的一个小故事。

当时田汉和易漱渝虽已订婚但未结婚。他所描述的地方即是距东京约五十英里的镰仓海滨。田汉的文章说:

已而漱渝已为这种和美的自然之息所吹,便也绵绵的唱起那“remember me dear, be true”的歌来。我虽不会唱那歌,而且也忘记了那歌的名字,也不觉随声附和起来。谁知爱月者、善歌者大有人在,一时青年情侣恋歌互答,海浪徐荡,若为按拍。而由井滨的海水浴场遂变为东岛绝妙之情场。谁还想此地是当年战场,金沙之下尚埋有战士的骷髅,英雄的折戟呢?

我的回忆就此结束,现在让我们静候汉城传来的《义勇军进行曲》,我希望听众听到聂耳之曲,想见田汉之辞,对作者及对中国近代史,多了一番明晰而深刻的认识!

1988年10月10日,《台湾春秋》创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