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松锦城下的生死对决(第11/14页)

这人是谁呢?

他怎么管皇太极叫四大爷呢?

16.求求陛下给口吃的

自动走出来的那人,却是大明王朝第一个降清的老熟人,昔日大明抚顺关总兵官李永芳。

说起这李永芳,他在野猪皮努尔哈赤堀起时代,因为献出抚顺关,受到了野猪皮的通电嘉奖,野猪皮把自己的一个孙女送给了李永芳幸御。这么多年来,李永芳主要的工作就是幸御野猪皮的乖孙女儿,也没干什么正经事。这时候发现有了机会,就勇敢的站出来挑战难关。

李永芳挑战的这个难关,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

松锦大战的第三个阶段:最后的夺城。

夺城之战,首夺松山。

李永芳换了身奇怪的衣服,趁夜向着松山城『摸』了过去。

然后就没动静了。

而洪承畴则在城中组织抵抗,孤城难守,这时候老洪最渴望的就是突围,可是皇太极说什么也不肯答应,他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冲锋,次次都被清兵打得落花流水。

没咒念了,死守吧。

大凌河的惨案,在松山城再度重演了。

粮食短缺。

先是每人每日,发米两碗。

然后是每人每日,发米一碗。

然后是没得米饭再吃,开始宰杀战马。

战马吃光了之后,城中军民忍了几天的饥饿,明军就开始了捕捉老百姓煮着吃。这时候老百姓已经饿得半死不活,被逮走的时候丝毫也不反抗,都是自己洗吧洗吧,洗得干干净净,坐进大锅里,煮熟后的味道虽然喷香,可是没有调料,美中不足啊。

再后来就是士兵民主选举,得票最多者,自己洗干净了跳大锅里,祖国在召唤,战友在期待,快点熟吧你。

还活着的人缒城而逃,这时候洪承畴面临着一个严肃的问题:

是让老百姓留在城中,让士兵吃掉好呢,还是眼看着他们缒城投敌,勉强保得『性』命好呢?

这个问题,真的好难回答啊。

郁闷之中,又有两个人缒城逃走了。

一个是野猪皮的孙女婿李永芳,这兄弟又肥又胖又白,居然没被人吃掉,诚怪事耳。

另一个人,却是松山城总兵夏承德的儿子夏舒。

这两个皮包骨飞奔着去见皇太极:陛下,行行好,给口吃的吧。

都安排好了,只待清兵进城。

17.陛下你太心急了

祟祯十四年二月十八日,清军于南城登梯而入。

松山总兵夏承德接应清兵入城,然后疾奔衙署,这时候洪承畴听到清兵进城的消息,笑道:陛下,拜拜了您呐,臣子尽了心力了,徜再等十五天,臣子一定会给陛下一个惊喜的。

可是陛下,你太急了啊。

所以现在只有惊,却没有喜了。

向北京的方向磕头,起来搬只脚凳,解下绦带,站上去绕过房梁,打个结,把脖子往上一挂。两只脚一蹬,洪承畴就悬在了半空中,正自悠然飘『荡』,不提防门外突然冲起来一群人,拦腰抱下洪承畴,七手八脚捆了,当场拖走。

原来是松山总兵夏承德,和野猪皮的孙女婿李永芳一伙人。

这时候曹变蛟,王廷臣正率了兵道副将以下官员一百多人,以衙署为据点,与清兵进行最后的殊死抵抗,夏承德带着人马匆匆进来:打什么打,都别打了,与我统统绑了。

饶是曹变蛟勇猛,王廷臣拼命,也奈不住这来自后方的突然袭击,结果统统双双反剪,被押到了清兵面前。

皇太极传令:除洪承畴之外,余人皆斩。

曹变蛟,王廷臣,大小官员一百多人,誓死不降的士兵三千多人,统统斩决。

松山城由是而沦陷。

下一个目标,是杏山城。

18.吴三桂心眼太坏了

松山城下,清兵的大队人马扑向杏山城,张开了天罗地网,务必要将吴三桂等人擒杀。

此时杏山城中,人心慌『乱』,『乱』兵们四『乱』流窜,有一支千人的『乱』兵不听指挥,冲出了杏山城,眼看着他们正在荒野中狂奔,突然一声号炮,就见如狼似虎的清兵宛如从地下钻出来一般,突兀现身,『潮』水般的涌上来,又『潮』水般的退下去,清兵消失了,荒野中只留下一千多具无头的明军尸体。

这情景看得吴三桂和王朴两人牙齿发寒,这清兵,真的杏山城外设下了天罗地网,不论是大道还是小路,都埋伏了最精锐的清兵铁骑。而且依着皇太极的『性』格,这埋伏肯定还不至一道。

就算是埋伏再多,那也要死中求活,拼力一搏。

二十六日一大早,吴三桂和王朴组成联军,一声号炮,冲出城来。

平地上一片呐喊之声,清兵从埋伏处钻出来,上前拦截。吴三桂和王朴不敢恋战,且战且走,取路高桥方向,一路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