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编 个人、地方与天下认同(第15/17页)


[1] 参见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239—261页。

[2]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见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79—95页。

[3] 参见[美]史华慈:《论中国思想中不存在化约主义》,张宝慧译,见许纪霖、宋宏编:《史华慈论中国》,第28—42页。

[4] 余英时:《群己之间: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两个循环》,见氏著:《现代儒学论》,第237页。

[5] 余英时:《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见氏著:《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第30页。

[6] [美]狄百瑞:《个人主义与人格》,见氏著:《亚洲价值与人权:从儒学社群主义立论》,陈立胜译,第25页。

[7] 参见[日]岛田虔次:《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甘万萍译,第2—24页。

[8] 参见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第15—72页。

[9] [日]岛田虔次:《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甘万萍译,第53页。

[10] 余英时:《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见《余英时文集》,第2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页。

[11] 参见孙中山:《三民主义》,见《孙中山选集》,第711—712页。

[12] 《孟子·藤文公下》。

[13] 《吕氏春秋·不二篇》。

[14] 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见张汝伦编选:《文化融合与道德教化:蔡元培文选》,第86页。

[15] 在这两条主要的脉络之外,还有一个近代个人观念的支流,即章太炎所代表的、受佛学影响的临时性的“自性”的个人,参见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第10章;姜义华:《章太炎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6章。限于篇幅,此处暂不讨论。

[16] 康有为:《实理公法全书》,见朱维铮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康有为卷》,第28页。

[17] 康有为:《孟子微》,卷一,台北:商务印书馆,1974年。

[18] [美]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高力克、王跃译,第211页。

[19] 关于梁启超的国民思想,参见拙文:《政治美德与国民共同体:梁启超自由民族主义思想研究》,载《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20] 顾红亮将五四时期的个人想象,分为个性化的个人、人文化的个人、理智化的个人、意志化的个人和唯情化的个人五种类型,参见顾红亮、刘晓虹:《想象个人:中国个人观的现代转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81—121页。

[21] 参见周昌龙:《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对个人主义的诠释》,见氏著:《新思潮与传统》,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5年,第13—41页。

[22] 关于近代中国的无政府主义,阿里夫·德里克作了非常细致的研究,他指出:“无政府主义归根结底是一种个人哲学。”参见[美]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孙宜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0页。近代无政府主义的传统与佛教有关,在晚清经过章太炎的鼓吹与推动,到民国初年蔚成大潮,到了1920年代初,与马克思主义一起,成为思想界的两大显学。王汎森指出:“连胡适介绍的易卜生主义,其实也带有浓厚的无政府色彩。”见王汎森:《从新民到新人:近代思想中的“自我”与“政治”》,见王汎森等:《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7年,第177页。

[23] 胡适:《易卜生主义》,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第485页。

[24]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见《梁启超全集》,第5册,第2980页。

[25] 胡适:《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载《独立评论》,第150号,1935年5月12日。

[26] 张奚若:《国民人格之培养》,载《独立评论》,第150号,1935年5月12日。

[27] 傅斯年:《万恶之原(一)》,见《傅斯年全集》,第1卷,第104页。

[28] 陈达材:《物质文明》,载《新潮》杂志,第1卷第3号,1919年3月1日。

[29] 梁启超:《新民说》,见《梁启超全集》,第2册,第722页。

[30] 梁启超:《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见《梁启超全集》,第2册,第1045页。

[31] 高一涵:《乐利主义与人生》,载《新青年》,第2卷第1号,1916年9月1日。

[32]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第25页。

[33] 参见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