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国家建构的基础:富强还是文明?(第10/11页)

1915年,胡适在留学日记中写道:“拿破仑大帝尝以睡狮譬中国,谓睡狮醒时,世界应为震惊。百年以来,世上争道斯语,至今未衰。余以为以睡狮喻吾国,不如以睡美人比之之切也。……东方文明古国,他有所贡献于世界,当在文物风教,而不在武力。”[57]四年之后,朱执信重提睡狮一说,他问国人:“为什么醒了不去做人,而去做狮子?”狮子好斗,以武力争胜;而人类贵互助不贵争斗,比智力而不比武力。中国“从前没有觉醒,就像睡了的人。现在醒了,就把人待朋友的方法,来待友邦”。[58]

醒来之后的中国,是做狮子还是做人?五四时期的胡适和朱执信觉悟了。崛起的中国,当以文明展示天下。世界期待于中国未来的,不仅是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普世价值;不仅是威震四海的富国强兵,而且是符合普遍人性的中华文明。


[1] [美]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32页。

[2] 参见[美]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第226页。

[3] 关于严复思想中国家富强与文明论关系的问题,参见李强:《严复与中国近代思想的转型:兼评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载《中国书评》,第9期,1996年2月;王中江:《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88—227页。

[4] 参见严复:《原强》,见欧阳哲生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严复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544—547页。

[5] 严复:《与〈外交报〉主人书》,见欧阳哲生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严复卷》,第624页。

[6] 关于梁启超强权主义思想的日本来源,参见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第5章。

[7] 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见《梁启超全集》,第2册,第459页。

[8] 参见[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北京编译社译,第2章。

[9] 参见梁启超:《爱国论》《文野三界之别》,见《梁启超全集》,第1册,第271、340页。

[10] 参见[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北京编译社译,第10章。

[11] 关于加藤弘之的强权思想,参见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第216—218页。

[12] 参见梁启超:《论强权》,见《梁启超全集》,第1册,第352页。

[13] 杨度:《金铁主义说》,见刘晴波编:《杨度集》,第217—235页。

[14] 此处观点得益于崇明的启发,特此致谢。参见许纪霖、崇明等:《文明与帝国:西方的两张面孔》,见许纪霖主编:《启蒙的遗产与反思》(《知识分子论丛》,第9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15] 梁启超:《张博望班定远合传》,见《梁启超全集》,第2册,第799页。

[16]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北京编译社译,第168页。

[17] 杨度:《金铁主义说》,见刘晴波编:《杨度集》,第219、235页。

[18] 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见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第146页。

[19] 梁启超:《自由书·答客难》,《梁启超全集》,第1册,第357页。

[20] 张东荪:《制治根本论》,载《甲寅》杂志,第1卷第5号,1915年5月10日。

[21] 杜亚泉:《共和政体与国民心理》,见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54页。

[22] 杜亚泉:《迷乱之现代人心》,见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第362—363页。

[23] 杜亚泉:《迷乱之现代人心》,见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第363页。

[24] 杜亚泉:《迷乱之现代人心》,见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第364页。

[25] 杜亚泉:《国民共同之概念》,见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第258页。

[26] 康有为:《中国颠危误在全法欧美而尽弃国粹说》,见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890、913页。

[27] 严复:《思古篇》,见欧阳哲生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严复卷》,第601页。

[28] 参见[美]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第211页。

[29] 严复:《原强》,见欧阳哲生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严复卷》,第547页。

[30] 严复:《读经当积极提倡》,见欧阳哲生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严复卷》,第603页。

[31] 严复:《导扬中华民国立国精神议》,见王栻主编:《严复集》,第2册,第3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