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国家建构的基础:富强还是文明?(第11/11页)

[32] 梁启超:《国性篇》,见《梁启超全集》,第5册,第2554—2555页。

[33] 参见[英]以赛亚·伯林:《反启蒙运动》,见氏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冯克利译,第1—28页。

[34] 梁启超:《大中华发刊辞》,见《梁启超全集》,第5册,第2823—2825页。

[35] 梁济:《梁巨川遗书》,黄曙辉编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4页。

[36] 梁济:《梁巨川遗书》,黄曙辉编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4页。

[37] 梁济:《梁巨川遗书》,第101、103页。

[38] 这里所说的五四时代,是从1915年《新青年》杂志创办,到1925年国民大革命兴起,这是一个广义上的五四,包含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

[39] 严复致熊纯如,见王栻主编:《严复集》,第3册,第692页。

[40]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见《梁启超全集》,第5册,第2974页。

[41]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见《梁启超全集》,第5册,第2972页。

[42]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见《梁启超全集》,第5册,第2978页。

[43]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见《梁启超全集》,第5册,第2973页。

[44] 胡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试申其义》,载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45] 胡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试申其义》,载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34—136页。

[46] 胡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试申其义》,载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1卷,第263—264页。

[47] 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见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第136—139页。

[48]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见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第175—179页。

[49]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见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第179页。

[50] 陈独秀:《〈每周评论〉发刊词》,见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第427页。

[51] 关于五四时期的东西文化论战,参见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52]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见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256页。

[53] 汪晖:《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见氏著:《汪晖自选集》,第13页。

[54] 杜亚泉:《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见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第338页。

[55] 参见[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孟钟捷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30—37页、67—71页。

[56]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见《梁启超全集》,第5册,第2985—2986页。

[57] 《胡适留学日记》,下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0—22页。

[58] 朱执信:《睡的人醒了》,见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朱执信集》,第322—3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