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内战:布林迪西,莱里达与底耳哈琴(第5/14页)

在多米提乌斯仍认为庞培会来驰援时,他还做一些备战工作。但当庞培的信件终于骗了他时,他便决定再也不要死守在这孤立的岗位了(实则如果他守住这个据点,对他那一派有极大的利益),也不投降,却采取另一种方式:他通知士兵,援军即将到达,而自己带同贵族军官于次夜逃亡。然而就连这个小小的如意算盘他竟也无法如愿,因为他的慌张露了马脚。有一部分人开始兵变,马西人的新兵意图对抗这批叛军,因为他们不相信他们的将军会做出这种丢脸的事。但终于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事实,于是,全体部队将指挥部逮捕,连同该城于2月20日亲自交在恺撒手上。阿尔巴的三千人,集合于特拉契纳的一千五百新兵,在见到恺撒的巡逻骑兵时,迅即放下武器;而驻守于苏尔莫的三千五百人的第三分遣队前此业已被迫投降。

庞培撤至布林迪西 逃亡希腊

在恺撒占领皮塞努姆之际,庞培就已非放弃意大利不可了。他想尽可能延缓上船时间,以救起他剩余的部队。因之他向布林迪西——最近的港口——出发得相当迟缓。集合到这里来的有卢克利亚的两个军团,庞培在弃守的阿普利亚匆忙召集的新兵,以及执政官和其他特任官在坎帕尼亚所召集的部队。此外还有若干政治难民,包括最德高望重的一些元老及其家属。船运开始,但船只不足一次运完全部撒退人员——总计约二万五千人。唯一的办法是把部队分为两批,大部分于3月4日起航,小部分(约一万)与庞培则留在布林迪西,待舰队回返;因为这个港口不论如何适于登陆反攻,却无法久抗恺撒。

同时,恺撒抵达,围攻开始。恺撒起先企图用堤道与浮桥阻挡回航的舰队,但庞培武装商船,设法阻止了堤道与浮桥的合口,直待舰队抵达。于是,在围攻者的勇骁、居民的敌意下,庞培仍极为巧妙地完成了登船的工作,不留一个士兵,未受任何损伤,驶向希腊。恺撒的追逐也像其围攻一样,因缺乏船只而一无所成。

如此,经过两个月,连一次重大的战事都未发生之下,恺撒已将十个军团的敌人击溃,其中落荒渡海而逃者不及半数。全意大利,包括首都及其国库均落入胜利者之手。败者有理哀号那“怪物”的迅速、明智与勇猛。

征服意大利的军事和财政后果

但恺撒的征服意大利,究竟是得是失,却很成问题。从军事上言,有很多的战争资源都为他所有,使他的敌人无法取得。早在公元前49年春,由于到处征集的兵员,除了他原先的九个军团之外,他就已另有几个新军团了。然而,他现在却不但必须组织大量的卫戍部分,而且要对抗敌人封锁海运的战略;敌人封锁海运,首都庞大的人口就有饥荒之危。因此,恺撒原已复杂的军事任务变得益为复杂。

经济方面,恺撒取得国库当然十分幸运。但税收的主要来源,尤其是东部地区的,仍在敌人手中;军需品的日增,首都濒于饥荒的大量人口的供应,很快即将国库耗光。恺撒不久就不得不借助私人贷款,但这是一种无法持久的办法,因之大量的充公乃是一般预料的步骤。

政治后果 无政府状态的恐慌

意大利的征服所带来的政治难题更为艰巨。有产阶级普遍惧怕无政府性质的革命。不论朋友或敌人,都把恺撒视为喀提林第二,而庞培则相信——或装作相信——恺撒发动内战是因无力还债。这话固然纯属荒诞,但恺撒的先驱者们却事实如此,更令人不放心的是他的高级随员。名誉最成问题的,如昆图斯·霍腾修斯、盖乌斯·库里奥与马库斯·安东尼乌斯(后者为喀提林·兰图卢斯的继子,此人又系由西塞罗下令处死者),均身为最重要随员。若干久已不能还债的人,不仅养舞女,而且带着舞女公开露面的人,都被恺撒赐予高位。因此,就连政治上最持重、最无偏见的人都免不了预料流犯将得大赦,债权将被取消,肆行充公,剥夺公权,屠杀——不,甚至高卢士兵将劫掠罗马!

恺撒安定人心

但在这一方面,那“怪物”却出乎他朋友与敌人的意料。当恺撒占领第一座意大利城镇亚里米伦时,他禁止普通士兵携武器出现于城墙之内,而乡镇则不论敌友,都受到保护,免于任何伤害。当叛变的卫戍部队于夜晚包围科菲尼乌姆时,恺撒放下一切军事上的考虑,延至次日清晨进城,以免居民受到他愤怒的士兵的侵扰。俘虏之中凡不与政治有关的,均被纳入恺撒本军之中;军官不仅得到赦免,而且自由开释,不收押金,凡彼等认为系其自有财产者,亦不加严格审查即行交还。鲁西乌斯·多米提乌斯本人就受到此种待遇,甚至拉比努斯留下的金钱行李也着人送至敌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