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汉尼拔指挥下的战争从坎尼至扎马之战(第12/17页)

各联邦

比物质上的艰困更危险的是各联邦对罗马战争日益强烈的厌恨,因为这场战争耗尽了他们的资源与血肉。非拉丁社团,则没有遭到这般惨重的后果。这场战争的本身让他们明白只要拉丁民族站在罗马一边,他们就什么也不能做;因此他们厌恨与否或程度多少,并不重要。不过,拉丁姆现在却也开始动摇起来了。伊特鲁里亚、拉丁姆、马西人的地区和北坎帕尼亚(也就是那些直接遭受战祸最少的区域)的大部分拉丁社团,于公元前209年都通知罗马元老院,自此以后,他们将不再供给军队与物资的支援,而任由罗马人自己去应付这场为他们自己的利害而起的战争。罗马的惊恐是极大的;但目前却没有任何办法强迫这些脱缰的社团依顺。幸亏并非所有的拉丁社团都步其后尘。高卢人地区、皮塞努姆和北意大利的殖民地,由有力而爱国的福莱杰雷领导,宣布比以往更忠于罗马;事实上,这些殖民区的人再明白不过,在这一次战争中,他们的生存比首都更为危险,而这次战争所针对的并不仅是罗马,而是拉丁人在意大利的霸权,是意大利民族的独立。片面地不履行义务当然算不得叛国,而是短视与疲惫不堪的结果;无疑这些城镇也战战兢兢,不肯与迦太基人联盟。但在罗马人与拉丁人之间仍旧有不和,而这不和自然会对这些地区的人发生有害的影响。阿瑞底姆不久就酝酿起危险的变故;伊特鲁里亚人在阴谋倒向汉尼拔,情势危险,以致罗马军队受命进军。军队与警察未经多大困难就将此运动压制下来;但这却是一个足值警惕的征兆,表示这些地区的拉丁堡垒一旦失去吓阻力,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哈斯德鲁巴进军

在种种艰困与不和之间,消息突然传来,公元前208年秋季,哈斯德鲁巴已越过比利牛斯山,明年罗马人必须跟哈米尔卡的两个儿子同时在意大利作战。汉尼拔长年累月的焦虑坚持并没有白费;他的祖国由于派系之见,菲利普由于短视,虽然都拒绝提供援助,但援助终于来了,是从他的弟弟而来,而这个弟弟,也像他自己一样,秉承了哈米尔卡的精神。八千名利古里亚人业已由腓尼基的黄金征集起来,准备与哈斯德鲁巴联合;如果他能打赢第一仗,则他可望像他哥哥一样将高卢人或许还有伊特鲁里亚人组成军队以抗罗马。何况意大利已经不是十一年前的样子,国家与人民都已疲惫不堪,拉丁联盟已摇摇欲坠,而它最好的将领刚刚倒于战场,汉尼拔却仍未屈服。事实上,西庇阿应当好好恳求和感谢他的保护神,使他自己和他的国家免除了他不可原谅的错误所招致的可怕后果。

新的军备 哈斯德鲁巴和汉尼拔进军

在这至为危急的时刻,罗马再度召集成二十三个军团。志愿兵加入军役,而法律上可免兵役的人也列入征召范围之内。在敌友均未意料的时候,哈斯德鲁巴就已经到达了阿尔卑斯山靠意大利的这一边;现在已经习惯了这种处境的高卢人,只要有贿赂就准备把山道开放了,而且军队需要之物一律供应。如果罗马人曾经有意占领阿尔卑斯山山道的出口,现在又已为时太晚了;猝不及防的他们听到哈斯德鲁巴已经到达波河,他已经像他哥哥一样成功地召集高卢人成军,而普拉森舍已被侵入了。执政官马库斯·李维乌斯急忙赶至北部军中。他到得正是时候。伊特鲁里亚和翁布里亚正在蠢蠢欲动,他们的志愿兵加入了迦太基军。他的同事盖乌斯·尼禄召军事执政官盖乌斯·霍斯蒂利乌斯·图布卢斯从维努西亚来与他会师,并匆忙率领四万陆军以拦截汉尼拔向北的进军。后者则聚集他在布鲁提伊所有的兵力,沿公路从利基翁向阿普利亚进军,而在格鲁门图姆与执政官相遇。两方顽战一场,尼禄宣布胜利,但汉尼拔——虽然有所损失——却仍旧以其惯有的巧妙改道而到达了阿普利亚。在那里,他停下来,先扎营于维努西亚,再扎营于卡流苏门;那亦步亦趋的尼禄则在两个地方都跟他对阵扎营。汉尼拔系自动而非被迫于此停步似乎是不容置疑的。他把军队扎营在此处,必定是由于他跟哈斯德鲁巴的协议,或料到后者所行经的路线(但关于这个路线我们则无史料可寻)。当两军按兵不动地对峙,而汉尼拔焦急等待哈斯德鲁巴的消息之际,尼禄的哨兵抓住了后者的传令兵。信上说,哈斯德鲁巴欲走弗拉米尼大道,换句话说,先沿海岸到达法努姆,然后转向,越过亚平宁山,向纳尼亚前进,希望在此地与汉尼拔会师。尼禄立刻下令首都的预备军开往纳尼亚,而驻守于卡普亚的部队则赶至首都,在那里形成新的预备部队。由于他相信汉尼拔不知他弟弟的动向,会继续留在阿普利亚,乃大胆决定派一支七千人的精选部队以急行军赶向北方,意在跟他的同事联合,设若可能,迫使哈斯德鲁巴一战。他能够这样做,因为他留下来的部队仍足以对抗汉尼拔,而设若后者北行,也可以跟他同时到达行动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