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鸟瞰20世纪(第9/9页)

马克思和其他预言家的眼光没错,旧日的价值观与社会关系,果然随风飘散。资本主义本身,其实是一股具有不断革命性的大力量。它将一切解体,甚至连它发展乃至生存所寄的“前资本社会”的部分也不放过。根据逻辑演绎,它自己自然也难逃一死。它自毁长城,锯断自己端坐的枝干,至少锯掉了其中一枝。自20世纪中叶起,它就开始拉动它的锯子。黄金时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惊人的爆炸扩张,在此冲击之下,连同随之而来的社会文化变迁——也就是石器时代以来,影响社会最为深远的重大革命——资本主义所赖以存在的枝干开始崩裂,最终终于断裂。这是一个“过去”已经在其中失去地位的世界——甚至包括眼前的过去在内。这是一个旧日的地志航图,那个曾经个别的、集体的,引导人类生活的指南针,如今在新世界里已不能再给我们指引。我们行经路途的景观已经改变,我们航向的大海不复旧观。值此世纪之末,也许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可让我们看见,像这样一个与过去完全不同的世界,将会以何种面目存在。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我们不知道,我们的旅程将把我们带向何方;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的旅程应该把我们带往何处去。

于是,在20世纪步入尾声的时刻,一部分人恐怕已经面对面地碰上如此这般的状况了。而在新的千年里面,更多的人,迟早也得好好正视。但是到了那个时候,人类未来的方向应该已经比今天清楚许多。我们可以回望带我们走过历史的来时路,这也正是本书所欲达到的写作宗旨。我们不知道未来的形貌如何,虽然作者已经忍不住在书中对某些问题试作思索——也就是在方才陨灭的那个时期的残破之中,所浮升的一些现象。让我们一起盼望,但愿新来的年月将是一个较美好、较公平也较有生机的新世界。因为旧的世纪逝去时,其临终景象并不美啊!

[1] 有关西方文明的兴衰因由,作者曾以一套历史三部曲的著作,为这个“漫长的19世纪”试做叙述剖析(1780—1914)。如有必要,本书也将引用这三卷书中的文字以做进一步的说明:《革命的年代:1789—1848》(The Age of Revolution,1789—1848 )、《资本的年代:1848—1875》(The Age of Capital,1848—1875 )、《帝国的年代:1875—1914》(The Age of Empire,1875—1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