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第九(第6/8页)

燕易王的母亲是燕文侯的夫人,跟苏秦私通。燕王知道这件事,却更加优厚地对待苏秦。苏秦恐怕被杀,就游说燕王道:“我留在燕国不能使燕国威势加重,如果在齐国,那么燕国的威势就一定会加重。”燕王说:“听凭先生的意思干吧。”这时候,苏秦假装得罪了燕王而逃跑到齐国,齐宣王用他做客卿。

齐宣王死后,齐盡王就位。苏秦游说齐盡王隆重地安葬齐宣王来表示孝顺,同时高筑宫室、扩大花园来表示得志。他的目的是想使齐国破落、凋敝,从而有利于燕国。燕易王死后,燕哙继位做了国王。此后,齐国的大夫中有许多人跟苏秦争夺宠信,因而派人刺杀苏秦,但没刺死,苏秦带着致命伤而逃。齐王派人搜捕凶手,没有找到。苏秦快要死的时候,就对齐王说:“我如果死了,请在街市上把我五马分尸来示众,宣称‘苏秦为了燕国的利益在齐国作乱’,这样谋杀我的凶手就一定能够抓到了。”当时齐王就按照苏秦的话办,谋杀苏秦的人果然自我暴露,齐王趁机把他杀了。燕国听到这个消息,说:“齐国替苏氏报仇,太过分了。”

苏秦死后,他的事迹大量披露。齐国后来听到了,就恼怒燕国。燕国很害怕。苏秦的弟弟叫苏代,苏代的弟弟叫苏厉,他俩看到哥哥学有所成,也都向苏秦学习。等到苏秦死了,苏代就请求进见燕王,想继承苏秦的旧业,他说:“我本是东周一个鄙俗的人。私下听说大王的道义很高尚,尽管我不聪明,但也放下农活来求见大王。我来到邯郸后,所看到的情况和在东周所听到的有所不同,我私下认为辜负了我的愿望。等到来到燕国的朝廷,看到大王的群臣和下属官吏时才明白:大王是天下贤明的君王。”燕王说:“您所说的贤明君王怎么样呢?”苏代回答说:“我听说贤明的君王务必听到自己的过失,不想只听到自己的好处。我请求让我指出您的过失。齐国和赵国,是燕国的仇敌;楚国和魏国,是燕国的盟国。现在大王拥护仇敌去攻打盟国,这不是有利于燕国的行动。大王自己应当想到,这却是策略上的失误,不把这种失误上报给您的人,就不是忠臣。”燕王说:“齐国本来就是我的仇敌,是我想讨伐的国家。只不过担心我国疲惫,力量不够。您如果能够带领燕国讨伐齐国,那么我愿将国家委托给您。”苏代回答说:“天下互相征战的国家共七个,燕国处于弱小的地位。单独作战就不行;如果有所依附,那么被依附的国家没有不因此加重国势的。往南依附楚国,楚国国势加重;往西依附秦国,秦国国势加重;中部依附韩国和魏国,韩国和魏国国势就会加重。而且如果所依附的国家势力加重了,这样必然使大王的权势也加重。现在齐国的君主年事已高,而且很自负。他向南攻打楚国长达五年之久,蓄积的财富消耗殆尽;向西困扰秦国长达三年之久,士兵疲惫不堪;向北跟燕国人交战,全军覆没,仅仅俘虏了敌军的两名将领。然而用他剩余的兵力向南攻克了拥有五千辆战车的强大的宋国,并慑服了十二个诸侯国。这可见国君想要夺取别国,他的百姓的物力就会耗尽,有什么地方值得吸取的呢?况且我听说,连续作战,人民就劳累;长期用兵,士兵就疲惫了。”燕王说:“我听说,齐国有清济和浊河便于固守;长城和钜防足够作为要塞。果真有这种情况吗?”苏代回答说:“不等待有利的天时,虽然有清济、浊河,哪里足够固守?百姓精力疲惫不堪,虽然有长城和钜防,哪里足够作为要塞?况且往日济西一带不征兵,是为了防备赵国;河北一带不征兵,是为了防备燕国。现在济西和河北都已经征兵了,国内疲惫不堪了。骄横的国君必然好利,亡国的臣子一定贪财。大王如果不因为用爱子的胞弟去作人质而感到羞耻,并用珠宝、玉帛去讨好齐王左右的臣子,齐王将会感激燕国,并轻而易举灭亡宋国,那么齐国就可以灭掉了。”燕王说:“我终于靠您得以承受上天的旨意了。”燕王便派遣一个公子到齐国作为人质。而苏厉通过燕国派遣去做人质的公子的关系求见了齐王。齐王怨恨苏秦,想囚禁苏厉。燕国那位做人质的公子替他向齐王谢罪,后来,苏厉就委身作为齐国的臣子。

燕国的相国子之跟苏代结为姻亲,因想夺取燕国的政权,就派遣苏代到齐国去服侍那位做人质的公子。齐国让苏代回复燕王,燕王哙问道:“齐王大概要称霸了吧?”苏代说:“不可能。”燕王说:“为什么呢?”苏代说:“齐王不信任他的臣子。”从此燕王完全信任子之,不久便让位给他,燕国大乱。齐国攻打燕国,杀了燕王哙和子之。燕国拥立昭王,苏代和苏厉从此不敢回到燕国,最后都投奔齐国,齐国友好地接待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