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首龟年识古津(第14/17页)

我还说这戏园子,在前门大街东边西边的街道,东边有华乐戏园,有广和茶楼。华乐戏园原来叫天乐戏园,后来叫华乐戏园、华乐茶园。专有人研究这个,对这个都知道。

前门大街是南北方向的大街,跟它横着,东边是三里河,西边是柳树井大街,构成一个十字路口,以这两条街为界,街北是大园子,街南到了天桥。天桥有好多搭席棚的戏园子,也叫什么什么茶园。我小时候五六岁吧,有个老木匠住在我们家,他有时带着我上天桥听戏去。最出名的一个戏园子,叫歌舞台,是一个大席棚,有那些在北边不出名的,或者老了,或者小孩,没地方唱的,就在那儿唱,挣俩钱也照样买窝头啊。有个崔灵芝注112,是出名的梆子旦角儿,老了之后就跑那儿唱去了。还有的演员有不端行为,梨园里不要这角儿了,也上那儿唱去。北边很瞧不起南边的。南边的演员要拜北边的为师人都不要,瞧不起呀,但是有的也收了,收了就很出名。比如打鼓的有一个最出名的叫白登云,注113十六七岁就在街南的歌舞台那儿打鼓,后来好容易拜到鲍桂山,这才算有了出路。

后来骡马市大街有了一个园子,叫文明茶园,谭鑫培、梅兰芳都在那儿唱过。那儿现在变成饭馆了,叫丰泽园。民初杨小楼跟姚家的姚佩秋他们又盖了个大的,叫第一舞台注114,他们有钱呀,第一舞台很大。后来烧了,烧了又盖起来,后来还是烧了,现在就变成了一个商场。另外民国初年,在友谊医院北边,斜对着,有一个新明戏院,这时候新的戏院就出来了,这是20世纪一十年代。在东华门这边,略后有个真光电影院注115,也能演戏,梅兰芳他们就在那儿唱戏给外国人看。新戏院出来之后,西单那边的奉天会馆就变成哈尔飞大戏院了,就是后来的西单剧场,现在也都拆光了。1922年的时候,在南边盖了一个开明戏院,现在是什么电影院,今天也拆了。到很晚了,到20世纪30年代又出了长安戏院、新新戏园,在长安街,今天都没了。

我这就说到戏园子里边的构造了。所谓的茶楼茶园,都有一定的结构,比如这中和园,它在粮食店里边,粮食店不是南北的街嘛,它是路西的园子,紧挨着卖酱菜的六必居,这儿有一个大车门,平常就开着的,有个大院子,是喝茶的地方,有架子、天棚什么的,挂着牌儿,写着茶叶的名字,有雨前,有毛尖。进去就是剧场,台是坐东朝西,在外边看不见台,只能听见声音,上去有楼,楼上可以喝茶,后来楼上就变成听戏的了,楼底下也变成听戏的了。原来是些个大的长条案,两边摆凳子,大长板凳,一条两条三条四条五条,两边对着,戏台在这儿,这边坐人,这边也可以坐人,我那时候说笑话,说听戏得听两天,台在这儿,听一下午,脖子转不过来,第二天还得再瞧一天,才能转回来。后来这不行了,才变成横排的了。听戏的后边是后台,有账房,有用茶的,厕所什么的都在这边,全极了。那时候上边唱戏,底下可以讲买卖,可以说事情,可以喝茶,所以叫茶园,后来唱戏唱得好了,专门就跑来听戏来,茶倒成了副业了。这事是这么转过来的。

那时候不许女人听戏,后来才慢慢开放了,像开明啊,吉祥啊,三庆啊,才慢慢卖女座了,像三庆园,一开始男女不得混坐,这是楼一圈三面不是?女座就在楼上,这两边卖女座,隔着隔板这边卖男座,底下都卖男座。这边上楼梯有个小门,门都关着,等到散戏的时候,男座都走了,这才开门放女的下来,有的男女一块儿去的,男的就在外头等着。怕闹事呀,都是这样。广和楼一直不卖女座。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开明戏院,因为我是看着它盖起来的,比如这是戏台吧,它分三组座,一共二十多排,排的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四六二十四排,今儿买票要是买的藏字号就是最后一排了。这两组是男的,这组是女的,还分着坐。后来我十来岁,男女平等了,就合坐了,底下反感极了,说怎么他那夫人跟旁边另外一个人坐在一块儿,很不方便。后来坐惯了也就无所谓了。那是20世纪20年代,1924年前后。这观念变过来挺不容易的,费了很大事。

戏园当年净闹事呀,净打架呀,比如这是戏台,最后的座位往往比前边高一点儿,就在那儿摆一张桌子,叫弹压席,旁边也可以卖座。有一个头儿拿个大令,这边一队大概是7个人,前边搁两个军棍,如果有兵在那儿闹事,就拉出去打去。我知道惩罚过。我没见过。就知道谁说坐大令那儿了,就是坐最后了。另外过去戏园专有卖茶的,卖瓜子的,还有打手巾把的,抽烟的,给你点上烟,后来的新明、开明,就不让在台底下卖了,你要买什么到外头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