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能量获取:交替上升(第13/32页)

从这些对比推断,再为非食物热量做较大的提高,如果公元1世纪时罗马核心地带的能量获取水平大约为每人每天31 000千卡的话,那么公元1000年左右拜占庭的能量获取水平则约为每人每天26 000千卡。而如果米拉诺维奇所采纳的罗伯特·洛佩兹(Robert Lopez)的论断——公元1000年左右拜占庭和阿拉伯人的阿拔斯王朝的能量获取水平大致相当——是正确的,西方核心地带整体水平也应当达到每人每天26 000千卡。而公元第二个千年早期,英国遥远边缘地区的能量获取水平约为21 000千卡。如果有什么要补充的话,那么通过罗马和拜占庭人均GDP和实际工资的对比,也许会稍稍低估了公元100~1000年能量获取水平总体的下降情况,因为这一下降也许对非食物热量的影响比对食物热量的影响要大得多,而戈德史密斯–麦迪森–米拉诺维奇的估计,在很大程度上都忽略了这些非食物热量。

如果这一系列推断都是正确的,我们必然会得出结论:西方核心地带的能量获取水平在700~1000年只有极小提高,从每人每天25 000千卡增至26 000千卡。尽管这个数字无疑与希腊的发现是相符的,但考古证据的匮乏使得这点很难得到验证。核心地带的能量获取在700~900年比较平稳地保持在大约每人每天25 000千卡,在10世纪时开始攀升,在1000年时增至每人每天26 000千卡,然后可能在1300年时达到了每人每天27 000千卡。欧洲的考古证据似乎与此相符,有家庭财产增多、坚固房屋增多、贸易加强,以及政府开支大大增多的显著迹象。甚至在遥远的波兰边缘地区,11~12世纪的饮食也比以前要丰盛得多,花样也繁复得多,但是欧洲最富裕的地区似乎仍然是意大利。

我们不可能对13世纪的意大利和埃及进行直接的考古对比,这是令人沮丧的,但经济史学家谢夫凯特·帕慕克(Sevket Pamuk)搜集的实际工资数据显示,1300年时意大利北部的工资水平(可以推测总体的能量获取水平)可能已经赶上了埃及,并领先于拜占庭;而到1400年时,意大利连埃及也超过了(见图3.7)。

图3.7 1300~1800年非熟练工人实际工资
资料来源:帕慕克,《黑死病》(Black Death),第297页,图2
快速增长(1300~1700年)

如果对中世纪和近代的能量获取水平的这些估计大致是正确的,那么在1300~1700年这段时期,西方核心地带的能量获取水平一定增长了大约23%,从大约26 000千卡增至大约32 000千卡。这比同样时间跨度的任何其他时期都要快,除了公元前400~前1年这段时间,当时增长了29%——从24 000千卡增至31 000千卡。古代和近代早期增长率和总体分数的近似,说明历史学家们喜欢将这些时期做类比,并非是不合时宜的。

欧洲许多城市自中世纪晚期以来的极其详细的实际工资系列数据,如今都可以得到。这些数据表明整个13世纪和14世纪早期非熟练工人的工资总体减少了;1350年,黑死病加大了土地与劳动力的比率后,工资得到了巨大回升;随着15世纪晚期和16世纪的人口增长,实际工资又逐渐下降了,但是到1600年时,西北欧和南欧、东欧的工资水平拉开了距离:西北欧的工资呈回潮之势,而南欧和东欧仍在继续下跌;1700年时,阿姆斯特丹的非熟练工人的实际工资比在1350年时高出了30%,而伦敦的非熟练工人高出了80%,这两地的工资增长都高于前面提到的能量获取水平的提高。

安格斯·麦迪森对人均GDP的估计使得1500~1700年这段时期呈现出极其不同的面貌。按照麦迪森的计算,除了意大利,整个16世纪西欧的生产率全面持续增长。在他看来,1700年时荷兰和英国取得了领先地位,并非因为它们在17世纪复苏了而其他地区却倒退了,而是因为它们比欧洲的其他经济体发展得更快。他确定在1500~1700年西欧生产率增长了29%。

像古代时一样,实际工资和人均GDP情况之所以有所不同,很大程度上应解释为,度量的是非常不同的事物。西欧的领主们在黑死病肆虐后无法再任性妄为,使得资源配置大大地向穷人转移,实际工资的增长比生产率的增长快得多;但随着16世纪人口回升,实力又转回贵族那一边,尽管人均GDP仍在增长,实际工资却下降了。

1350年后长达一个世纪的实际工资飙升,也遮掩了14世纪的广泛大衰退的事实。衰退在很多方面损害了贸易和工业。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表明情况并不像以往的某些历史学家认为的那样严重,但14世纪的灾难和不稳定似乎仍然拉低了能量获取水平,但下降幅度不大。从1300年的每人每天27 000千卡降至1400年的26 000千卡,但由于缺乏关于定居点的可量化的考古证据,这只是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