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二年律令》中的“宦皇帝者”(第17/17页)

(66)米田健志:《汉代の光禄勋——特に大夫を中心として》,《东洋史研究》第57卷第2号。

(67)金氏所据,乃是《通典》及《文献通考》。参看其《秦官考》,《秦会要订补》,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77页。此文多以千百年后之文献论说秦制,这一点殊不可取。

(68)其事又见《史记》卷十一《孝景本纪》:“后元元年(前143年)冬,更名中大夫令为卫尉”;《汉书》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下》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中大夫令直不疑更为卫尉。”对直不疑仕历,夏燮《校汉书八表》有考,《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93-194页,可参看。夏燮所说“盖郎及中大夫皆郎中令之属”,不适合汉初的情况。

(69)彭浩:《〈津关令〉的颁行年代与文书格式》,《郑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70)《汉书·百官公卿表》:“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所加或列侯、将军、卿、大夫、将、都尉、尚书、太医、太官令至郎中,亡员,多至数十人。……散骑骑并乘舆车。”“大夫”可加“散骑”之号,可以推断大夫也有“骑并乘舆车”的资格或机会。谒者也是要随从车驾的。《汉书》卷八四《翟方进传》师古注引《汉旧仪》:“皇帝在道,丞相迎谒,谒者赞称曰‘皇帝为丞相下舆’。立乃升车。”可见谒者是跟随皇帝车驾的,这时候他不会两条腿走路吧。

(71)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第78-79页。

(72)见其《秦汉九卿考》,《劳榦学术论文集》甲编上册,第865页。

(73)米田健志的《汉代の光禄勋——特に大夫を中心として》,《东洋史研究》第57卷第2号。

(74)罗福颐:《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34页,编号186。按罗先生云:“此为出使南越国之使臣印,或南越国之官印。”不过我觉得前一可能性并不大。汉朝大夫通常无印,出使则以节为信,汉中大夫不当称“南越中大夫”。所以断为南越国官印为好。

(75)萧亢达:《从南越国“景巷令印”、“南越中大夫”印考释蠡测南越国的官僚政体》,《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76)王人聪:《西汉越族官印试释》,《东南文化》1991年第1期。

(77)张荣芳先生指出,“南越国官制与汉廷一样”,见其《略论汉初的“南越国”》,收入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秦汉史研究》第1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3页。那么南越国官制应有中大夫令,同于汉廷。又见张荣芳、黄森章:《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6-117页。

(78)孙慰祖:《古封泥集成》,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13页,编号61。

(79)官名省称问题,可参赵平安:《秦西汉官印论要》,《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3期;萧亢达:《从汉代文物考古资料所见“宫官”集释谈〈汉书·百官公卿表〉中的一处句读问题》,《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4期;李学勤:《〈奏谳书〉与秦汉铭文中的职官省称》,收入《重写学术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97页以下。

(80)《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