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吐鲁番:酒与火之歌(第6/6页)

除了被称为中国最热的地方,吐鲁番还是中国最“潮湿”(“wet”这个词在英语中既有潮湿的意思,还有“饮酒、允许制售酒精”的意思。——译者注)的地方之一。这里所谓的湿润并非指降雨多,而是指葡萄酒多。善良的吐鲁番人民从波斯人那里获得了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知识,并早在7世纪就把葡萄酒作为贡品传播到中原。

每年秋天,他们把最甜的葡萄用取自天山之上的积雪冰镇着装在镀铅的箱子里运到2500公里之外的历代都城。当葡萄运到目的地时,它们仍和刚采摘下来时一样新鲜,皇帝和大臣们欣然笑纳。但是,葡萄酒受到的礼遇更隆重。它被视为稀有之物,皇帝只把它赐给宠臣。唐代诗人李白便有幸成为其中之一,他被中国人誉为酒仙。

在一次皇家宴会上,刚刚从吐鲁番进贡来的、盛在双耳细颈罐中的美酒使得李白灵感大发,写下了《对酒》这首不朽的诗篇。

对 酒

葡萄酒,金笸箩,吴姬十五细马驮。

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

玳瑁筵中杯里醉,芙蓉帐里奈君何!

一日游到此结束,我们返回了宾馆。在这个沙漠明珠般的绿洲里,只要有时间游览的地方,我们都一一看过了:古代遗址、被洗劫的洞窟、世界洼地、尖塔以及地下运河。除此之外,我们还欣赏到一项乐趣,它就在我们入住的吐鲁番宾馆的窗外。宾馆中央庭院的葡萄架下,每晚都举办维吾尔族歌舞表演。游客可以付钱坐在椅子上观看,或免费站在葡萄架外观赏。而我和芬恩,只需打开窗户即可。

聆听着悦耳的音乐,我们不禁想到了丝绸之路的另一条支线(南线)。我们本可以轻松地待在伊朗的。但是,音乐居然能和更实在的商品一样在丝绸之路上流通,真令人感叹不已。谈到中国音乐,不可能不提及中国人称之为“西域”的那个地方的民族音乐。

中国人发明了琴,但是其他乐器大部分是从中东传入的,包括中国古典乐器,如扬琴、二胡及琵琶。许多富有特色的音乐风格也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甚至两千多年来一直用于祭奠孔子诞辰的乐舞都可以追溯到大夏国,也就是双峰驼的故乡。于是,我们听着李白当年在长安听过的同样的音乐,喝着他作为朝廷宠臣饮过的同样的葡萄酒,结束了吐鲁番之行。看看手中拿着的第二天一早去乌鲁木齐的汽车票,我们意识到“是时候关上窗户了,下一个绿洲正在等待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