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不销魂说李易安(第5/6页)

四六是骈体文的别称,是介于文与诗之间的一种独特文体,讲究用典对仗,精切工整。“白日” 句典出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八:襄州居士庞蕴将入灭,令其女灵照观日之早晚来报。其女回报说“ 日已中矣,而有蚀也”。待父出门观看时,其女“ 即登父坐,合掌而亡”。父见其状,夸其女“ 锋捷”。庞延至七日之后乃亡。这是一个孝女为父亲延命,甘愿牺牲自己的故事。“坚城” 句典出刘向《说苑·善说篇》:“昔华舟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阤( zhì ) 。”两句合观,意为你正当盛年而殁,死得怎么这么早,都等不及我为你牺牲而延长你的寿命;我悲痛得就像华舟杞梁的妻子一样,也会把城墙哭塌。易安确是骈体文的行家。

其《打马赋》即博戏小道而征典引文,铺叙张皇,可以看出李清照对经史均有很深的造诣。此文除文字雄赡华美,更饶有深思。乱曰:“佛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字) 定见卯年死。贵贱纷纷尚流徙。满眼骅骝及騄駬 。时危安得真致此。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感慨时局,殷殷魏阙之思,可见李清照完全把自己看成是士人,而非名媛淑女。更不要说《金石录后序》放在文章大家作手如林的宋代,厕身唐宋八大家名文之间,其文字之渊雅、情感之感均顽艳,毫无愧色了。

易安晚年,漂沦在杭州、越州、台( tāi ) 州、金华之间。她与张汝舟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这段婚姻,在张汝舟是意存欺骗,在易安则是孤寂无依,想找个男人依靠,当然多少也有对前一段婚姻的怨恨在,于是草率成婚。婚后二人在思想境界、才华天分、知识背景诸方面,差别悬远,易安自然对张汝舟心生厌弃,而张汝舟则对易安饱以老拳。易安惨遭家暴,痛诉无门,最后发现张汝舟之所以能做官,是靠履历造假,遂向朝廷告发,终将张汝舟治罪。但是,妻子告丈夫在古代是有罪的,所以易安也进了监狱,最后得到亲戚綦处厚的帮助,才终于出狱。

儒家有一基本原则:“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 是说大夫有死罪可以让他自尽,为他保留最后的尊严;“ 礼不下庶人” 是说不要去苛求底层的老百姓守礼。礼,是对士大夫阶层的要求。是故宋时虽然民间寡妇再嫁之事稀松平常,但因易安系出名门,夫家也是望族,世人对她的名节就看得十分郑重,她之再嫁,当然不为时论所容。但这正是因为她性情上不以女子自居之故。陈寅恪先生《论再生缘》一文,开头就说作者陈端生有“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歌颂这位清代女作家,其实易安一生,同样当得起这十字考语。她在晚年敢于突破礼教,接受张汝舟的求婚,已属难能,在惨遭家暴之后,又懂得利用法律捍卫自己的利益,更是了不起。这是一个超越了时代的独立人格的典范。

也正因为此,她既不见容于世,亦不见容于其同性。陆游《夫人孙氏墓志铭》称颂妻子孙氏才十几岁,就已是端静贤淑的淑女,易安很喜欢她的聪明,想以文辞之学传授给她,孙氏却想也不想就拒绝了,理由是“ 才藻非女子事也”。可是,这位淑女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她需要一辈子容忍陆游心里想着他的表妹唐婉,她就算再怎样贤淑,换来的也只是陆游的同情与尊敬,却换不来真爱。

易安晚年饱更忧患,词境亦为之一变,不徒以婉丽为宗,更多了一些沉郁。《声声慢》云: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 惨惨戚戚。乍暖还 寒,时候最 难将息 。三 杯两盏淡 酒,怎敌 他、 晚来风急 。雁 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 识。满地 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 今有谁 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 生得 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 黄昏、点点滴滴 。这 次第 ,怎 一个、愁 字了得 。

前十四字,“寻”“ 清”“ 凄”“ 戚” 都是尖字,念作sún 、cīng 、c ī 、ciè ,与“觅”“ 冷”“ 惨” 一样,声母都在唇齿间发音,更烘托出女主人公内心的愁苦嗫嚅。(用夏承焘先生说)“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一句,前人说这个“黑”字不许其他人押,只有易安才能把这么俗的字押得这么雅。这就是扫俗为雅,是文学当中最高明的技法之一。全词明白如话,而又低沉压抑,令人不忍卒听。

易安的压卷之作,我以为是这首《永遇乐》:

落日熔金 ,暮云合璧 ,人在 何处 。染柳 烟浓 ,吹梅笛怨 ,春 意知 几许。元宵 佳节,融 和天 气,次第岂 无风雨 。来相召、 香车宝马 ,谢 他酒朋 诗侣。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xià ) ,记得偏 重三 五。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 ,簇 带争济楚 。如 今憔悴 ,风鬟雾 鬓,怕见夜 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 底下,听人笑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