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第3/6页)

“另外,在男体山攀登记录《攀晃山记》中,也出现了‘补陀洛山’的字眼。”浜中得意洋洋地向伊濑介绍。看来他早就拿定主意了。

“你还真是博学啊。”伊濑说。

浜中有点羞涩,但脸上却难掩得意的神色。

“前几天我读到了一篇文章,说古代日本人之所以做出补陀洛渡海之举,与常世国的信仰有关。这篇文章的作者只读过井上靖的小说《补陀洛渡海记》,便认为该传说流传的范围仅局限于熊野。如此看来,还有不少人不清楚这方面的知识。如果作者得知,补陀洛国渡海传说不仅在熊野,而且在肥后、土佐、相模、山城、羽前、下野等地都有流传,他将如何对待自己的理论呢?特别是熊本县玉名市的遗迹,尤其有名。”

“你读的书真多。佩服!”伊濑发自内心地赞赏道。但他的心马上又悬了起来。照浜中的意思,他们这次可能还要远赴九州。“我们这次就去探寻这个传说?”

“不是很有趣吗?”

伊濑没有别的提议,只好无奈地点头。

“莫非要远赴九州和熊野?”伊濑小心地问。已经有别的出版社向他约了小说的稿件,他没空走那么远。他之所以能接到这个活儿,全拜《草枕》上的连载所赐,不过自己能被别的编辑相中,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

“不用去那么远的地方。只到千叶县就可以了。”

“啊?千叶县也有补陀洛寺的遗迹?”

“听说馆山附近就有。在去馆山的路上,有一个叫九重的车站,在那里下车就是。”

“那倒挺近的。如果去那里,就可以当天往返咯?”

“当然。您看怎么样?”

“不错。不过我希望这次只去千叶县。不会还要去别的地方吧?”

“前两趟都走了很远,这次在东京附近转转就行。‘探寻房州【29】补陀洛国渡海传说之旅’——这个题目听上去不错。”浜中一个人乐了起来。

听到千叶县,伊濑想起了之前千叶县名叫二宫健一的读者来的信。他说自己读过连载,觉得十分有趣,询问策划是出自编辑部还是笔者本人,希望能得到解答。二宫健一就住在千叶县的成田市,伊濑琢磨,如果馆山采风结束后还有时间,顺道去见见他也不错。

伊濑正如此盘算的时候,浜中偷看他一眼说:“老师,伊豆大仁来的那名女子真的是美女吗?”

伊濑刚才提过那女子很漂亮,看来浜中还惦记着她。伊濑在想二宫健一,浜中的脑袋里装的却是美女。“嗯,是个美女。平安朝代风格的丰润脸蛋,简直就像小野小町转世一样……”伊濑开玩笑道,然后突然醒悟:对啊,那女子说过,人丸神社的歌仙匾额中没有小野小町。这前言不搭后语的话是什么意思?是因为她精神异常,所以信口胡说的吗?

“真怪。”伊濑把自己的疑惑告诉浜中后,浜中抱着胳膊说,“莫非小野小町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传说中,小野小町是才色兼备的绝世美人,却红颜薄幸。要说有什么特别含义的话,也只有这点了吧?”

“小野小町,”浜中的语气表明他又要展开讲解了,“此人的出身众说纷纭,尚无定论。说法主要有两种,其一说她是出羽国国司的女儿,其二说她是小野篁的孙女。可以肯定的是,她是八世纪中叶的宫女或妃子,也是六歌仙中唯一的女性。纪贯之在《古今和歌集》的序中评价她的和歌‘爱怜而无气力,譬犹美人之有忧思’……不行,光凭这些信息,我们仍然理解不了那位美女的话中所指。”

“不错,你只是承认了她知识广博而已。”

“我们无法代入这个偏执狂女人的思维,所以也不可能明白她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地提到小野小町。”浜中放弃了。

“既然你对她这么感兴趣,不如去见见她本人怎么样?”伊濑鼓动道。以浜中这个人的性格,说不定真的打算去伊豆大仁的三福查个究竟。

“明天早点去坐火车吧?”浜中忽视了他的建议。

“明天?我不是刚刚才交了第二篇稿子吗?”伊濑不由得大叫起来。

“嗯。虽然有点超前,但我真的很想快点去看看。趁热打铁嘛!”

“但明天去还是太早了。而且,我还得写另外一篇稿子。能不能等一个星期左右呢?”

“这样啊……”浜中思索片刻,“那二十四日出发怎么样?”

“二十四日没问题。”

“那二十四日早上我来接您。”

“到目的地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唔,大概两个半小时吧。”

“坐早上几点的火车?”伊濑想,如果早点到目的地,时间就会很充裕,采风完毕之后还可以去见见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