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7/21页)

所谓“夜冷育苗法”,是指盛夏夜间时把秧苗的室温降低的栽培方法。虽然已经渐渐成为草莓培植方法的主流,但这一带仍然还有半数农家没有采用。父亲之前就没有采用过。

“不过,你那里没有夜冷库吧?没有夜冷库,说什么都是白搭。预冷库?不是不是,不是‘预’,而是‘夜’,比预冷库要大。毕竟要放两万五千株秧苗嘛,我是说我这里。顺便告诉你,我这里做成了预制装配式库房,三十多平方米,施工费大概花了五百万日元吧。”

瓦斯所说的,大多是栽培专业书上写着的内容。不过,在惠介恭维了几句“你真厉害啊”之后,他也会透露一些心里话。

“没有就没有呗,也不见得非用不可。夜冷育苗法,其实是在夏天制造出‘秋天已经到来’的假象,好让草莓提早开花结果。过了度也不行,会影响果实的质量。你问为什么?主要是为了能提早收获,供圣诞节的时候用。还有,越早上市的话,越能卖得好价钱。你连这都不懂,还种什么草莓呀?”

圣诞节临近时,无论是食品市场还是普通家庭对草莓的需求都会增加。所以,从十一月下旬到十二月这段时期,货场收购草莓的价格据说会比三月时上涨一倍。没想到,圣诞节的欢乐世界竟然是由这些在农村种草莓的老头老太们支撑起来的。不过,无论如何提早催熟,十一月草莓株还没成熟,味道恐怕会大打折扣吧。惠介提出质疑时,瓦斯却说道:

“谁管这么多呢。就跟初夏刚上市的鲣鱼是同样的道理,大家一抢购,价格就上去了。这就是所谓的市场经济呀。你不是上过大学吗,怎么连这都不懂?”

之后的半个月,两人就没有再联系过了,直到今天瓦斯打电话过来。惠介一边继续洒水,一边接电话。

“听不清呀。”

“……所以,想请你收……”

瓦斯的声音含糊不清,听起来像是在说:“请你收下大葱。”惠介心想:莫非是他家里剩了很多大葱不知如何处理?可是,不巧的是,自己家里也一样,春季种下的大葱现在收了很多,只能分些给邻居。昨天晚餐吃的是:黄油煎猪肉加大葱、凉拌大葱、大葱豆腐酱汤。

“大葱就不要了,我家也剩了很多。”

可是瓦斯却根本没听他说话。

“我正在去你那儿的路上呢。”

电话那头又传来冗长的喇叭声,随后就挂断了。

不到十分钟,瓦斯那辆活像装甲车一样的大货车就停到了大棚前面。

“喂,阿望。热死啦!夏天果然是热。”

瓦斯今天头上缠着的是红色毛巾,又平添了几分酷热。

“我不是说了不要大葱吗?”

惠介说道。母亲生性节俭,尤其是很爱惜粮食,从来不随便倒掉。家里的大葱存货好不容易才减少了点儿,如果再多的话,那今晚恐怕要吃不合时宜的大葱鱼肉火锅了——也很可能是连鱼肉都省了的纯大葱火锅。

“不好意思,耽误你时间了。”瓦斯说道。

不好意思?虽然他只顾自己说话这一点还是老样子,但对于他来说,这种谦卑的态度却很少见。他从驾驶位上跳下来,没看惠介一眼,就打开货厢后门,像走进房屋里似的钻进了巨大的货厢内。

突然,货厢里传来了尖锐的喇叭声。隔着烟玻璃,看不见里面的情形,只听见扑通扑通、噼里啪啦的嘈杂声,似乎是有人在里面搏斗。货车轻轻摇晃。里面时而传来瓦斯的呵斥声,还有喇叭声——不,好像不是喇叭声。

大概持续了三十秒。

然后,瓦斯才从货厢里走出来,一只手攥着绳子,另一只手不知为什么摸着自己的屁股。

“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

瓦斯若无其事地微笑着,似乎想表示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他的脸却分明很紧张,眼睛布满血丝。

没走出三步远,瓦斯就站住不动了,手里的绳子绷得紧紧的。脸上挂着的笑容瞬间消失了,怒气冲冲地回头看着货厢里。他沉下腰来,开始拽绳子。

惠介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觉得应该上去帮忙。正要走过去时,只见利用全身体重往后拽的瓦斯似乎已经在拔河比赛中占据了上风,货厢里头的绳子一点一点地露出来。这时,惠介又听到了一声类似于喇叭的声音。

一张瘦长的脸出现了——绳子的另一端套在一头动物的脖子上。接着出现了身体,毛是白色的。惠介起初还以为是一条狗。

接着,他看见那脑袋上长着角,才立刻反应过来不是狗。那只动物叉开两只前脚挣扎着,不肯从货厢下来。瓦斯继续拽绳子。那只动物使劲摇头,“咩”地叫了一声。当惠介知道原来不是喇叭声时,顿时觉得这叫声很像人声,就像老大爷在演讲前清嗓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