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三 · 滦 阳 消 夏 录 三(第28/28页)

前母张太夫人,有婢曰绣鸾。尝月夜坐堂阶,呼之,则东西廊皆有一绣鸾趋出,形状衣服无少异,乃至右襟反折其角,左袖半卷亦相同。大骇,几仆。再视之,惟存其一。问之,乃从西廊来。又问见东廊人否,云:“未见也。”此七月间事,至十一月即谢世。殆禄已将近,故魅敢现形欤!

译文

我的前母张太夫人,有个婢女叫绣鸾。张太夫人曾经月夜坐在堂前的台阶上,呼叫绣鸾,却从东西走廊都走出一个绣鸾,形状衣服没有一点儿区别,以至于右襟反折一只角,左袖一半卷起也相同。张太夫人吓得差点儿跌倒。再仔细看,只有一个绣鸾。问她从哪里出来,答是从西廊来。又问看见东廊的人吗,说:“没有看见。”这是七月间的事,到十一月,张太夫人就去世了。大概福运已将尽,所以妖魅敢于现形吧!

沧州插花庙尼,姓董氏。遇大士诞辰,治供具将毕,忽觉微倦,倚几暂憩。恍惚梦大士语之曰:“尔不献供,我亦不忍饥;尔即献供,我亦不加饱。寺门外有流民四五辈,乞食不得,困饿将殆。尔辍供具以饭之,功德胜供我十倍也。”霍然惊醒,启门出视,果不谬。自是每年供具献毕,皆以施丐者,曰此菩萨意也。

注释

大士:菩萨的通称。

译文

沧州插花庙的尼姑,姓董。观音菩萨生日那天,董尼姑准备好供具,忽然觉得有点儿疲倦,就倚靠几案休息片刻。恍惚中,她梦见观音菩萨对她说:“你不献供,我也不挨饿;你就是献供,我也不会更饱。寺门外有四五个逃难的流民,讨不到饭吃,就要饿死了。你停办供品,给他们施舍饭食,功德胜于供我十倍。”董尼姑猛然惊醒,开门一看,果然寺外有几个饥饿的流民。从此,她每年供神以后,都把供品施舍给乞丐,说这是菩萨的旨意。

先太夫人言:沧州有轿夫田某,母患臌将殆。闻景和镇一医有奇药,相距百馀里。昧爽狂奔去,薄暮已狂奔归,气息仅属。然是夕卫河暴涨,舟不敢渡。乃仰天大号,泪随声下。众虽哀之,而无如何。忽一舟子解缆呼曰:“苟有神理,此人不溺。来来,吾渡尔。”奋然鼓楫,横冲白浪而行。一弹指顷,已抵东岸。观者皆合掌诵佛号。先姚安公曰:“此舟子信道之笃,过于儒者。”

注释

臌(ɡǔ):中医指肚子膨胀的病,有“水臌”、“气臌”两种,通称“臌胀”。

译文

先母太夫人说:沧州有个轿夫田某,母亲得了臌胀病快不行了。他听说景和镇一个医生有奇药,但距离那儿有一百多里。天刚亮他就狂奔而去,天傍晚了才狂奔回来,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但是这天晚上卫河水猛涨,船不敢渡。田某仰天大哭,声泪俱下。大家虽然都可怜他,但也没有办法。忽然一个船夫解开缆绳招呼道:“如果还有天道,这人就不会淹死。来来,我渡你过去。”他奋然摇橹,逆着滔天的波浪前进,弹指间船已到达东岸。观看的人都合掌念诵佛号。先父姚安公说:“这个船夫相信天道的虔诚,超过了那些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