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强弩神箭(第10/20页)

万松岭今夜人未眠。不远处传来村鸡的啼声,天已经快亮了。

转眼就是新的一年了,南京的政局在朱棣的强势领导下,步上富国强兵的道路。表面上看起来,建文皇帝的生死之谜不再是京师朝野热门的话题,靖难之役四年战争的伤痛似乎已在民间逐渐消退。朱棣废除了所有建文时代的仁政,代之以比较严苛的法治及比较沉重的赋税,老百姓起始是畏惧朱棣的铁腕手段而不敢不从,渐渐也就消极地接受;毕竟比起天灾与战乱,如今日子好过多了。

为了加强控制,尤其是对异议分子的监视,朱棣命鲁烈增加了锦衣卫的员额,又赋予掌印太监特权,抽调各部、各卫中干员组成的特情小组,专司暗中监督官员及有影响力之民间人士的言行。朝野之间对这些朝廷的缇骑既怕又恨,但没有人敢出异言,京师里的气氛俨然回复到朱元璋时代,大家在公众场合绝口不谈国事,有事相商亦不敢约在酒楼饭馆,大多是深夜造访私邸。但是不久以后,朝中传出有大臣私下在府第中的谈话居然也传到了皇帝耳中,于是大家了解到朱棣派出的缇骑中有能飞檐走壁的高手,许多人即使在自己家中也不见客,有事一律到衙门公开谈论。

但是天下事往往有违常理,在最不可能出错的地方,偏偏出了大漏洞。

中山王徐达府第的东、西两面是完全不同调的景象,东面是热闹的夫子庙,西面是一大片花园绿地,徐达生前常和儿子在此蹓马。京师换了皇帝后,由于魏国公徐辉祖被废为庶人,软禁在此府中,进出的人都要经过侍卫盘查。

过了正午不久,天边开始堆积起乌云,愈来愈厚,天色也愈来愈暗,这时从大功坊花市大街的方向,有两个黑衣汉子并肩走来,才转到徐府街上,便有一个侍卫上前拦住。侍卫认得其中一人是魏国公府里的管家徐添,另一个面色蜡黄的瘦子却是生面孔,便问道:“徐管家,你带什么人入府?”他看那瘦子两道浓眉又粗又黑,颔下蓄了一圈黑胡子,那模样看上去有点邪乎邪乎的,便多瞪了一眼。

徐添道:“老总,这是我表哥,找他来府里修锁。府里头好多道锁都坏了,一直拖着没有修,前日连大门的锁都打不开了,搞得大家都得从侧门走。”

那侍卫见瘦子背了一个小箱,便道:“箱子里啥东西,打开来检查。”那瘦子将小木箱打开,里面果然是些修锁修门的工具,侍卫翻了两翻便挥手放行。

进到府里,大门内又是侍卫的哨站,一个身高体肥的侍卫一把将那瘦子拦住,口中叫道:“停下,搜身!”

瘦子只好停下来,把木箱放在地上,让那肥侍卫搜身。那胖子一搜瘦子的身体,吐了一口口水在地上,狠狠地道:“他妈的你这瘦鬼,身上还真没有四两肉,几根骨头怎生干活呀?”那瘦子脾气似乎也不太好,闻言立刻反唇相讥道:“你他妈才是个肥鬼,一身肥油,一条街恐怕都跑不完就躺下了,还能当朝廷的侍卫?这也是朝廷的气数……”

他还要讲下去,那管家徐添立刻阻止了,叱道:“你这乡巴佬进了京师要有点规矩,还不快给老总道歉!”那瘦子一副不服气的样子,勉强道:“言语冲撞了老总,请肥……老总包涵则个。”那胖侍卫挥挥手道:“好了,快进去干活吧!”

进入徐府,徐管家把那瘦子直接带到内室去,内室的外门边还有一个便衣的侍卫,长得眉清目秀,腰杆挺直,双目炯炯有神。他看两人走进内室,只瞅了两人一眼,既无表情亦无动作。

那瘦子进入内室,加快了脚步,走到一间书房里,轻掩上门,跪下颤声道:“都督,是我廖魁。”

室内一张方桌,徐辉祖正倚窗看书,他转过身来望了廖魁一眼,问道:“廖魁,你戴了面具?”廖魁连忙把脸上的面具拿下,恢复了原本那精明灵活的模样,一面道:“这面具是章指挥制作的,逼着俺戴上。每天取下来时,整张脸痒得厉害,头一两次戴,还会红肿呢。”

徐辉祖面色异常白皙,显然缺乏日晒,人倒是发福了一些,脸庞胖了一圈,精神却比上次见到时差了许多。廖魁站起身来,趋前耳语道:“大师父去了宁德。”徐辉祖轻声道:“温麻船屯?三都澳?”廖魁并不知晓这些地名,茫然摇了摇头道:“章逸都写在这里了,您看了便烧毁吧。”

他悄悄递给徐辉祖一张折叠成一方的纸笺,徐辉祖捏紧了那一方纸笺,望着窗外的梅花,悄声道:“口令‘腊梅香’。你去吧。”廖魁磕了一个头,站起身来道:“都督保重,俺要去前面修锁了。三日之内,徐添知道到那里找俺。”

廖魁离去后,徐辉祖起身,很小心地四面查看了一番,确定无人偷窥了,这才走到远离窗口的墙角,将手中那方纸笺打开一看,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蝇头小楷。他看完后,就身边书架上点燃了一支蜡烛,将那页纸笺火化了,强抑着满心激动,坐回到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