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燕王篡位(第9/20页)

铁铉道:“上回在南阳府调解地方族群纠纷时,兄弟你出手助我。此次小兄陷入更大危机,方兄弟你何以教我?”傅翔道:“正要请教铁大人,目前济南形势如何?”铁铉叹了一口气道:“济南虽有坚固城墙,易守难攻,但此次粮草不足,恐难持久。更何况朱棣攻入南京,又传出建文帝殉国的消息,天下各路军马投降朱棣之势必然加速,铁某在济南恐怕很快便成孤军……是以……是以情况十分不妙。”

傅翔试着探问道:“然则济南城里,军民的民心士气如何呢?”铁铉沉吟了一会,缓缓地道:“部队由于新败,士气有待整顿鼓舞,只怕敌军立即杀来,就没有足够的时间。至于民心方面,因我铁铉上次在济南率领全城军民,与大伙儿同甘共苦数个月,终于击退了朱棣的大军,济南的百姓对铁某便有相当的信心,是以……是以民心应该还好。”

傅翔听了,对照丐帮包弓及小黑狼的话,心中已经有谱。在民心方面,铁铉显然高估了济南百姓对他的支持,待要把包弓从底层观察到的实情相告,一抬头看到铁铉那张苦脸,便不忍心说出口,只沉重地点了点头道:“依小可看来,这次铁大人回军济南,最大的困难还是孤军奋斗,独木难支大厦。想当年,不仅有平安、盛庸互为犄角,粮草还可从南方源源运来。如今……如今这场仗可真难打了。”

铁铉道:“方兄弟说的不错,今夜子时之前将有三处探子回报,便知还有几处援军可待。过了子时,咱就要敲定战略,做最后一拚了。”傅翔一路行来,心中十分清楚铁铉这场困兽之斗绝无幸理,但是不忍直言。铁铉又问道:“方兄弟,你这会儿打从那里来?”傅翔道:“从南京来……”

铁铉精神一振,立刻打断傅翔道:“京师传出的谣言满天飞,方兄弟能否说明一二。”傅翔道:“不瞒铁大人,小可在京师有几位朋友是建文帝身边的侍卫,据他们相告,朱棣大军入京师后,皇宫忽然起了大火,朱棣虽然说建文已被烧死,其实那具焦尸并非建文。建文帝易装逃出了南京,不知去向。”

铁铉道:“我也听过这种传闻,但无从确定是否属实,如今听你这么一说,似乎倒也可能是真。天下各地的兵马说不定还不致全盘倒戈,如此则咱们死守住济南,让反朱棣的力量再次凝聚,到时再设法与皇上联络,大事犹有可为。君不见,一千七百年前,就在咱山东,齐国失七十余城,田单以即墨孤城为基地,仍然完成复国大业,事在人为啊。”

傅翔虽知反攻无望,但是对铁铉这种忠义之臣,以及他败而不馁的斗志,实感钦佩万分,暗忖道:“事到如今,要救这个忠臣义士,我便不能再骗他了。”于是站起身来,抱拳行了一礼。铁铉奇道:“方兄弟何以多礼?”

傅翔道:“是向铁大人请罪。”铁铉更奇了,问道:“方兄弟,你何罪之有?”傅翔道:“小可方福祥的名字原是假名,用假名欺了铁大人这许久,实觉万分愧疚。小可的真名为傅翔,飞翔之翔。”铁铉道:“南阳府你我邂逅于酒楼之上,兄弟你不愿以真名示人,情有可原。”傅翔却道:“傅翔若将铁大人当了朋友,便当肝胆相照,不该再有隐瞒,实因家世关系,遇着官府中人便特别小心些。傅翔乃是颖国公傅友德之孙,家祖遭祸后,傅翔得武林异人相救,幸免于难,是以……”

铁铉一把抓住傅翔道:“原来兄弟是颖国公之后,哎呀呀,铁某失敬了。颖国公当年北伐南征,一生从未打过败仗,乃是开国以来,继开平王常遇春之后第一勇将,是铁某心目中最为敬佩的前辈。傅兄弟,你受我铁某一礼。”说着便起身一揖到地。傅翔连忙回礼道:“不敢受铁大人此礼。实不相瞒,傅翔此来是眼见大势已不可为,要保铁大人平安撤离,为我社稷保存一位忠义能臣,也免除百姓再受无谓战火之苦。”

铁铉望着傅翔,他知傅翔和他在南阳府萍水相逢,互相便有惺惺相惜之意。这时若是别人劝他撒手撤离,他必然不肯接受,甚至怒颜相向,但傅翔来此完全基于缘分及义气,他不得不冷静下来思考:再撑下去究竟有无意义?

铁铉想了好一会,向傅翔问道:“听说方孝孺的事吗?”傅翔答道:“只听说朱棣杀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还株连了无数无辜族人,详情却是不知。”傅翔离开南京时,尚未发生屠杀方氏族人八百多人之事。他先在江北一带追寻铁铉的部队,一连数日都扑空,直到铁铉决心率部返济南,他才从凤阳城里的商旅聊天中打听到铁铉的走向,也听到朱棣大开杀戒的消息,只是不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