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殊死之斗(第11/21页)

朱棣登时傻住了,他万万没有想到,铁铉竟想出这个法子来破解己方的大炮攻势。一则,他对父皇朱元璋有无比的崇敬;再则,此次发起所谓“靖难”之战的法理依据,乃是奉高皇帝太祖的“皇明祖训”,这时如果炮轰“高皇帝神主牌”,便成为欺君侮父的造反行为,出师“靖难”的谎言便破功了。是以除了下令停止轰击,别无选择。

朱棣想了又想,只好挥动手中马鞭,下令道:“传令下去,立刻撤了大炮。马步大军巨木云梯侍候,直攻城门。”

城里见铁铉这一招逼停了攻城炮火,立刻士气大振,派出一批训练精良的弓箭手,在墙头箭垛和掩体中发箭。一轮猛射下来,几乎是箭无虚发,城上士兵的欢呼声及暴吼声愈来愈响。朱棣见状,悄悄对左右说:“传令今日收兵。”

燕军虽然一时攻不下济南城,但朱棣心中并不焦急。只因他在轻松取得德州时,得了李景隆数量相当庞大的一批辎重粮草,而济南被围已成孤城,城中军队估计也有十万以上,所存粮食能支撑得了多久?等到城里箭尽粮绝,铁铉和盛庸再神勇,也只有开城投降了。是以为今战略,最重要便是在围城之余,密切注意济南城的南方和西方,严防粮草及援兵赶来济南。

但是朱棣能想到的事,他的敌人也想得到。七月时,勇冠三军的平安整编了二十万部队,再次出兵。这一次,平安是要截断燕军的粮道。

平安已从都督佥事升为都督,他在河间一带骚扰燕军,打了两个小胜仗后,控制了运粮的必经之径。朱棣派兵去抵抗,平安又率军向北,朱棣的部队摸不清平安下一步要攻向何方。朱棣闻报后,心头忽然出现了一个阴影。

他对张玉及朱能这两员大将道:“俺知道了,平安这小子下一步想回攻燕京。”平安昔年曾与朱棣协同作战过,两人相互之间对对方的战法和想法都有一定的了解。朱棣想到这里,再加上自五月围城以来,已经整整三个月仍然无功,己方的精锐先锋部队倒是折损了不少。他审慎评估了形势,当天晚上忽然下令撤围,大军趁夜悄悄班师,要回燕京去了。

济南城墙上难得的一片宁静,攻城的厮杀之声突然歇下了,城墙的四角了望军士通报盛庸,燕军似有撤离的迹象。

盛庸快步冲进铁铉的公廨,大声叫道:“铁公,听说燕军要撤,咱们快去城头瞧瞧。”铁铉正在检视两个重大计画,一个是万一敌方撤围时的杀敌计画,另一个则是万一城破时最终的拚杀计画。他忽闻此言,有些不敢置信,立刻站起身来问道:“盛兄,你是说燕军撤围?”盛庸道:“据报如是,咱们快去确认。”

两人上了城头,从黑暗中向城下眺望,果然看见燕军外围部队已经在撤离,大军偃旗息鼓,退得安静而井然有序。铁铉道:“盛兄,你瞧朱棣会不会佯退,诱我军出城?”盛庸道:“此刻还看不真切。他若是佯退诱敌,就只有外围部队会撤,靠近城围四周的精锐部队和攻城器具便不会真动。咱们且再看一会。”铁铉道:“盛兄,你先下城去集合部队,如果燕军撤离是真,咱们就要冲出去打他个落花流水。”盛庸道:“好教铁公放心,俺的副将现下已在召集部队,随时可以出动。”

两人在城墙上望了半个时辰,只见城下的攻城前锋部队也动了起来,士兵们开始收拾各种攻城器具。铁铉望了盛庸一眼,道:“玩真的?”盛庸指着城墙正下方的左右两边,道:“铁公看到没有?两侧的燕军刀枪在手,还有弓箭手箭在弦上呢。”铁铉道:“咱们的部队现在还不能出城。”盛庸点头道:“不错,再等一会。”

又过了半个时辰,城下的部队也开始撤离了,左右戒备的翼军也移动到断后的位置。盛庸低声道:“差不多了。燕军确实要撤,俺要出一口气了。”说罢便下了城楼,城中主要道路上已鸦雀无声地排满了全副武装的部队,火烛全熄,黑压压的一片,但盛庸却能感觉出这一城的士兵,个个充满爆发力,蓄势待发。他对三个副将道:“第一波二万人冲出后,立刻集合第二波待命。咱们四人分领四波人马。”三个副将齐声应诺。

盛庸一声:“传令点火!”只见点火的命令一路传下去,一条条火炬的长龙一路亮起来。铁铉在城墙上往城内望去,那景象壮观之极,而他的内心也如那一条条的火龙熊熊地燃烧起来。

盛庸跨上了战马,从亲兵手上接过长枪,一口陕西官话传了出去:“弟兄们,叛军围着打咱们、干咱们,整整三个月。今天晚上我要带你们出城去,该让你们出一口气了,你们是啥个说法?”众军士喝道:“杀敌!杀敌!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