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天地双尊(第8/20页)

伍宗光见方冀分析得头头是道,十分佩服,便抱拳道:“但凭军师分派。”方冀点头称谢,正色道:“此战致胜之道在于突袭,咱们埋伏在县衙门附近……”

才开口说战法,丐帮右护法姚元达已摇头道:“或许明教惯于此等战法,丐帮对敌向来光明磊落,绝不靠偷袭取胜,也不以二打一,以多胜少。”方冀急道:“丐帮英雄光明磊落令人钦佩,但事有从权,敌人此番实力在我方之上,咱们如不出奇计,绝难获胜,甚至不得全身而退。”

那姚元达只是摇头,左护法伍宗光也从旁劝道:“俺倒觉得方军师此计可行,咱们应该配合行事。”姚元达不知为何只是摇头,道:“咱们丐帮数百年来历经多少战仗,从来不使这偷袭的勾当,俺情愿和那天尊一对一拚个生死,虽死犹荣。”伍宗光拿他没辄。

朱泛见情况有些僵了,便提醒方冀:“方军师,帮主有一封信托您带给两位护法,信上如何交代?”方冀摇头道:“钱帮主致两位护法的信函,老夫怎知晓内容?”那姚元达经这一提醒,便不再言语,因为钱帮主的命令便是一切听命于方军师,不得有违。

方冀正要到县衙门附近仔细勘查地形地物,规划最佳埋伏突袭之地,忽然一个年轻花子急忙从祠外奔进来,拉着阿呆便往外跑,片刻之后,阿呆回到祠内,右手捧着一只信鸽,左手拿着一条布卷交给伍宗光。伍护法看完后,紧皱双眉道:“敝帮河南分舵传来消息,天竺武林一行已在郑州附近现踪。”

朱泛和郑芫齐声叫道:“咱们都被耍了,他们根本没有沿长江上武昌,却直接由陆路北上,攻少林寺去了!”傅翔也道:“难怪他们早已动身,却始终不见踪影。”

方冀虽惊不乱,反而冷静地想到:“原来章逸也是他们用来欺敌的工具,如此,章逸危矣。”他双手一伸,止住众人的譁然议论,当机立断,发号施令道:“事不宜迟,咱们半个时辰内立刻过江北上。谁能张罗几匹骏马?咱们先骑马赶路,再弃马施展轻功直奔少林寺。”

朱泛道:“咱们先过汉水,樊城有个军马场,到时芫儿助我去偷他几匹好马,供各位使用。”郑芫闻言大喜。

方冀和傅翔飞快来到县衙门外,正对着衙门有几棵银杏树,方冀就在左边的一棵树上留下了明教暗记,通知章逸:“天竺一行人已去了少林,大伙儿正过江北上。”

嵩山座落河南,北面俯览黄河洛水,南面有颖水箕山,东西分别连接历史名都汴梁及洛阳,自古以来被称为五岳里的中岳,是中原的第一名山。

少林寺建于北魏孝文帝时,为天竺僧人跋陀在此传授佛法,三十二年后达摩祖师来到少林,传授禅宗,发展武学,从此禅学和武学便在少林寺落地生根。

嵩山西半部是少室山,少室山的主峰连天峰下有一片极大的树林,在这一带奇岩连亘的山区中弥足珍贵。林中百树杂生,但以松杉柏最多,有几棵古柏躯干要三人才能合抱,都该有千年的树龄了。

这时在密林中走来一个和尚,身着一件深灰色僧袍,头上压着一顶黑色僧帽,看上去大约三十岁左右,长得眉清目秀,面貌英俊。这和尚快步走到一棵古柏前停下,那棵古柏高近十丈,树分两主干,干上树皮斑驳,且有一主干曾遭雷殛,另一主干却依然生机旺盛,枝叶繁茂。

那和尚抬头注视着古柏离地七八丈高的主干上,似乎刻画着一些圆形线条,但部分被枝叶挡住了,看不完整。和尚忽然提气上纵,轻飘飘地落在三四丈高的横枝上,这回瞧得真切,只见那树干高处确实刻了两个虎头,寥寥数笔,却甚为生动。和尚显然看得震惊不已,盯着那两只虎头好半天,才自言自语道:“不得了,天尊地尊全到了。此刻他们应藏身在太室山峻极峰下那个石洞中,我得立即赶过去,才来得及在天黑之前赶回少林寺。”

只见他微一提气,又轻飘飘地从树上跳下,落地时一点声音都没有,端的是轻似鸿毛。他落地后毫无犹豫,立刻施展轻功向东疾行而去,偌大的树林又恢复了寂静。

在十几里外太室山的西南山麓,一片宽广的矮林子里,小径错综复杂,其中一条引向一个隐密的石洞,据说是当年少林武僧埋伏袭击元军的旧址。此时洞内或立或坐着九个人,正是天尊等一行七人,另外两人却是先前攻打武当的“大师兄”绝垢僧及辛拉吉。

众人皆以天竺语交谈,只有鲁烈用汉语。只见他从背囊中拿出一个油纸包,打开纸包,里面是一只烧鸡,他把烧鸡放在天尊和地尊面前,道:“两位试试这烧鸡,可是驰名四方呢。”接着道:“绝垢僧前天已在约定的那棵古柏上留下了记号,可至今仍未见回应,是否着一人找上少林寺去,也省得我们一直在此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