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天地双尊(第10/20页)

地尊忽然冒出一句:“明教姓方的余孽?我瞧那个姓傅的少年才真是可怕。”天尊道:“如何可怕?”地尊道:“姓傅的大约十六、七岁吧?那日在武当山上,竟然和辛拉吉对战百招而未落败。辛拉吉,你自己说……”

那矮黑汉子辛拉吉道:“姓傅的小子确实有些古怪,他的武功招式前后全不连贯,却又一气呵成,实是弟子从未见过的奇异武功。咱施出天竺绝招,似乎并不能对他一击奏效,有时他在咱强攻之下,打得跌跌撞撞,但又不露败象,只要攻势略缓,他就立刻奇招迭出,扳回劣势……”

天尊打断辛拉吉,问道:“你说……那小子的招式‘全不连贯却又一气呵成’?你用天竺语再说清楚一些。”他问话时面色凝重无比,众人都能感受到,便都望着辛拉吉。

辛拉吉也感受到严肃的气氛,他仔细回想了一会儿,然后用天竺语道:“那姓傅的小子一出手,招与招之间不相连贯……”终于还是用汉语道:“简直南辕北辙……”

天尊要辛拉吉用天竺语描述与傅翔对战的感觉,目的在于用母语较能将十分细微的地方精准地表达出来,他再从细微之处琢磨其中精要,但辛拉吉用起成语来,显然还是汉语较为管用。辛拉吉接着用天竺语说道:“尽管他的招式都像是临时凑出来的,稀奇的是无论是攻是守,招式的效力却是相得益彰,绝无相互扞格之处。师伯,您说怪不怪?”

天尊没再问话,反而陷入沉思之中。地尊问道:“那小子的内力如何?”

辛拉吉道:“这又是一桩奇事。那小子似乎知道咱们天竺‘御气神针’神功的厉害,每当弟子施出之时,那小子便避不接招,是以并无正面对掌的机会,不过旁敲侧击,也知这小子身上竟似有二、三十年的功力,实不知他是如何练成的?”

石洞中一时沉静下来。过了一会,天尊道:“明日咱们攻少林,我从正门独挑罗汉堂前的罗汉阵,地尊率所有人从后山越院墙,直取藏经阁。杨冰在内接应,鲁烈在外接应。”他说完向众人看了一眼,见大家并无异议,便温言对杨冰道:“杨冰,你快回少林寺吧,一切依计行事,不要最后关头露了马脚。”

杨冰抱拳跟大伙一一作别,整了整僧帽,退出石洞,施展轻功向少室山方向如飞而去。他身在林间疾奔,心中暗暗狂喊:“杨冰呵,你现在又是少林寺的悟明和尚了!”

这时洞中的天尊以极为严肃的口吻对地尊道:“完颜老道定会出现在藏经阁,就交给你了。”地尊重重地点了点头。天尊忽又压低了嗓子,道:“傅翔那小子比他师父更危险,今后只要找到机会,咱们不择手段把他干掉!”

杨冰展开轻功疾行,身形稳定平滑,端的是上乘的少林轻功,然而他心中却一丝也得不到平静,一幕幕充满不幸的凄凉往事浮现心头。他想到爹爹惨死滇西异乡,妈妈也因长期挨饿而病重,垂死前要将哥哥和自己送人领养,他还记得妈妈在路边一张草蓆上,跪求过路的仁人君子将两个小孩领走……行人掩鼻而过,不肯稍停……接着师父出现,把哥哥和自己收下,妈妈放心地去了。师父将爹爹妈妈好葬了才带着兄弟俩离开,他记得最深刻的是,那晚师父带着他和哥哥到一家饭店,点了大碗米线,青菜豆腐,还有一碗野菇蒸肉,他和哥哥长期以来都在忍饥挨饿,靠妈妈行乞来的残羹剩菜过活,这顿饭菜实是一生中最为美味的佳肴……

师父带他们到了天竺,将哥哥交给师叔,便开始分别教他们认字、读书、练武功,渐渐他们知道师父和二位师叔乃是天竺武林的领袖,在天竺没有人直呼他们的姓名,只要提到“天尊”、“地尊”、“人尊”三人,便如听到天神名一般……兄弟俩过了几年快乐的日子,师父便是再生父母……直到有一天,师父派大师兄绝垢僧将兄弟两人带回中土……

他想到这里,便想到十多年来身为少林和尚、心怀天竺师恩的矛盾,有时真压得自己透不过气来,只有靠勤练武功、潜心佛学来支撑自己度过。

这时杨冰,也就是悟明和尚的速度已达极致,整个身形就如一条灰线,在岩石和树林间穿进穿出,然而就在此时,悟明的思绪被左前方一条飞快移动的人影所打断。悟明来到太室山下的石洞,是极秘密的行动,他不愿有任何闪失,一眼瞥见左前方那条人影,便立刻煞住自己的身形,隐身在一片树丛林之后。他从极速奔驰到骤停藏身,深灰色的身影如行云流水般,丝毫不见滞碍。

前方那人渐渐奔近,悟明从树丛中望出去,只见来者是个身着青衣的秀士,轻身功夫十分了得,看他轻松越过一片山岩的模样,似乎功力不在自己之下。悟明起先是担心碰上少林寺熟人,这时见是个俗家打扮的武林人,心中又生另一番警惕,暗道:“来者是谁,此时上太室山有何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