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奇祸(第8/19页)

夜色渐深,热闹繁华的南淮城也渐渐安静下来。虽然那些灯红酒绿之所会一直闹腾到天亮,但多走几步,步入僻静的小巷,就可以抛开那些令人烦躁的声音了。

现在安星眠走在一条静谧的小街上。周围是两排普通民居,里面的住户们大概早已经进入梦乡。这条街并不长,他很快从街的一头走到了另一头,前方另一条街上隐隐传来一点呼喝饮酒的声音,并且能看到酒馆的灯光,安星眠犹豫了一下,转身走了回去。以他现在的心境,即便是那一丁点的人声与灯火,都会让他平添惆怅。

最后他在小街中央的街边坐了下来,背靠着一家住户的墙,一脸垂头丧气。他回想起了自己被父亲逼迫着加入长门时的情景。当时他拜入章浩歌的门下学习,后来在和其他门派交流的时候,一位同样年纪轻轻就加入长门的同门曾经问过他:“你为什么想做一个长门僧呢?”

“不是我想,是我的父亲想,所以我也没办法。”安星眠一摊手。

“哦?你的父亲也是一个长门僧吗?”同门问。

“我的父亲么……并不算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长门修士,因为他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导师,只是在家修行的居士而已。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有人了解他信奉长门,大多数人只知道他是一个很成功的富商而已。”安星眠答。

“一个富商,怎么会想到把儿子送来做苦修士呢?”同门不大明白。

安星眠哼了一声:“我父亲的人生顺风顺水,唯一的缺憾就是始终没有儿子,到了四十岁这一年,妻子好容易怀孕了,临盆的时候却难产了,接生的稳婆束手无策,眼看就要母子皆亡。这个危急的时刻,一位路过的长门僧听闻此事,主动登门相助,想方设法救下了孩子,那个孩子就是我了。”

“原来是这样,是想报恩吧?”同门恍悟。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安星眠没精打采地说,“尽管我母亲还是不幸亡故,父亲仍然对长门僧的高义感恩不尽,当场许下誓愿,等这个孩子年满十六岁之后,就要他拜师加入长门,成为真正的长门僧。喏,你看到了,我现在就是个真正的长门僧了。”

同门感叹一声:“你可是个生于富贵人家的孩子啊,肯定不情愿来过这种苦日子吧?”

安星眠叹了口气:“我当然不情愿去过苦行的日子,哪个小孩会拿长门僧作为自己未来的人生理想呢?我从小就策划着要在十六岁前离家出走,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到了十五岁这一年,距离我的完美出逃计划只差最后三个月的时候,父亲生了重病,而且一病不起,两个月后就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

弥留之际,奄奄一息的父亲躺在病床上,握着安星眠的手,已经说不出话来,但眼神里的殷切希望却丝毫不减。正是看着那样的目光,安星眠心里一痛,终于认认真真地答应了父亲的要求,而没有选择出逃。十六岁生日一过,他把家业交给忠心耿耿的管家打理,找到了章浩歌,成为他的弟子。

他又回想起自己拜章浩歌为师后第一次见到唐荷时的情景。唐荷并不是章浩歌的亲妹妹,而是他的义妹,她还只有五岁的时候被亲生父母卖给了人贩子,被章浩歌看见了,他免费替人贩子治好了脸上的一个瘤子,收养了这个孤苦伶仃的小女孩。他不愿意做唐荷的义父,因为“即便父母不仁,生养之恩仍不可替代”,于是两人最终以兄妹相称。章浩歌在自己苦行的生活之外,尽心竭力抚养唐荷,兄妹俩感情深厚。后来到了唐荷十二岁那年,秋雁班看上了她,她便主动要求加入这个杂耍班子,以免再给原本就身无长物的章浩歌增添负担。但此后一有机会,她仍然会去探望这位可敬的义兄,也因此见到了跟随章浩歌修行的安星眠。

唐荷是个可爱而且坚强倔强的姑娘,和安星眠在富贵人家的交际圈中所见过的有钱人家的娇弱千金小姐大不相同,他慢慢对她产生了好感。说起来,安星眠长得很不错,脑子很聪明,性情也是和蔼稳重——除了有时候会发表几句尖刻的见解,绝不是寻常富家子弟那种跋扈飞扬的模样,但不知道为什么,唐荷始终不喜欢他,一和他见面就总是忍不住要挖苦他。安星眠自然是从来不会还嘴,只是听着对方的数落,在心里默默叹息。

正在想着这一番让自己很不愉快的心事,他忽然听到前方传来一阵喧哗喝骂声。安星眠好奇心起,循声走到下一条街,向前一看,不由得一下子热血上涌,怒从心起。

他看到了自己的同门,五位系着粗麻腰带的长门僧。他们正被几名士兵从一间便宜的小客栈里驱赶出来。看起来,他们也听到了皇帝抓捕长门僧的消息,想要躲一躲,这才改掉了露宿的习惯住进旅店。但他们显然没有安星眠想得那么远,这样的廉价旅店并不安全,终于还是被捉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