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战后时代的霸权合作(第12/21页)

4.美国和英国可以共同采取行动迫使其他国家接受调整价格,即要求美国和英国以外的石油购买者“至少以相当于所供应石油成本的美元来支付”。这就是1949年11月索科里公司的法斯特(W. L. Faust)所提计划的核心,他的建议要求建立一种双头垄断的机制,这将为美国和英国石油公司带来丰厚的利益,但对其他国家则不利。正如美国在伦敦的经济事务顾问所指出的:“当然,许多消费者都会反对,但如果美国和英国所有的石油都以这种模式在市场上销售,它们就没有选择余地而只能接受。”保罗·尼茨以类似的语言争辩说:“对于美英两国政府来说,在一种正式或非正式的基础上,是值得努力去调整石油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正常意义上的竞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可能是不良竞争。”[15]

5.英国同意美国公司向英镑地区以外的国家出售石油以获得英镑,但只能以相当于那部分石油的价格兑换为美元,“未兑换的英镑将由美国石油公司从英镑地区购买货物和其他服务”。这种安排措施将消除英国企业对美国企业的歧视,而同时,根据卡尔特克斯公司(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和得克萨斯公司的合资公司)以及支持该计划的美国官员的观点,这项计划不会使英国的美元流失高于英国公司增加其海外石油生产所带来的损失。[16]这是尝试由美英两国企业共同分担调整成本的措施,因为英国企业会丧失由于采取歧视性措施而获得的竞争优势,而调整成本也将由美国非石油生产商分担,因为它们将由于对美国石油公司用美元购买货物的能力实施约束而受到不公平对待。作为一种策略这是明智的,因为这既达到了英国公开宣称的保护其通货储备的目标,同时又采取措施使得英国石油公司比起它们的美国同行来,不会获得因为政府支持而获得的优势。

主要的国家都否决了前三种方案,因为调整的成本可能会落到它们之中。无论是公司还是政府都不想采取第一种方案(降价)来解决石油的过多供应问题。企业不愿采用此种方案的理由是显而易见的;而对于政府来说,英国在1949年并未采取使英镑贬值的方法来鼓励英国公司与美国公司进行廉价竞争。也许英国官员既担心降价对石油公司会产生利润减少的效果,又担心利润的降低对英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而美国官员则担心沙特阿拉伯和其他石油生产国对石油降价的前景不满意,从而损害美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第二种解决方案,即由美国进口更多的石油,同样遇到与《英美石油协定》相关的问题,美国国内生产商将对此持反对态度:“以第二种方案为基础的解决措施会遇到美国独立石油生产商的强烈反对,这可能阻止美国公司像计划的那样扩大在中东的石油产量。”[17]第三种可能性,即取消所有的限制,但受到英国坚决的反对。

另两种方案可以使主要当事国转移立刻承担调整费用的代价。法斯特建议英美共同管理的计划,这与1944年的《英美石油协定》颇为类似。根据一项最近的报告,该建议对英国政府来说并不具有吸引力,因为就英国而言,“保持一个有活力的英镑地区仍有政治利益”(Kapstein, 1983, p.16)。美国也有类似的顾虑,因为这些周边国家很多都是美国的客户,将美元危机部分转移给其他石油消费国意味着增加美国对这些国家进行援助的负担。而且,

所指的这些“第三国”由于面临着用美元支付石油价格的一部分,可能也会就它们出口的其他商品提出类似的要求。……如果采取这种价格政策,我们就在国际贸易中加入了一个复杂的因素,而这显然是我们所不愿意的。我们的政策大方向是相反的;比如说,在欧洲一体化问题上,我们的目标是避免对美元清偿的需求。[18]

虽然美国国内行政机构和国会对石油公司所抱有的巨大同情,似乎阻止了政府立刻拒绝法斯特计划,不过,卡尔特克斯公司的建议(第五种解决方案)似乎更为有理,因为它并未牵涉到第三方的纠纷,以及对美国更广泛的国家利益的威胁。因此,到1949年12月,该建议实质上已成为美国谈判立场的基础。

在进一步的讨论之后,美国政府向英国建议美国公司应允许将其部分产品卖给第三国时不以英镑计价。美国公司可以允许兑换一定数量的美元,数额相当于英国公司将取代已有的美国生产能力所开销的美元。

按照美国的理解,如果英国接受该建议,则将结束英国公司因为英国政府政策行为而获得的歧视性利益,从而保护美国企业免受英国的不正当竞争。

英国公司正以两倍于正常估计的增长速度进行生产扩张,并利用货币和贸易限制措施,而不是以正常的竞争行为(如降价,生产更优质的产品,提高效率等),用多余的石油来取代美国石油。[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