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13/13页)
薛师爷这才恍然,心里暗赞曾国藩眼光过人,他还想问得仔细些,却一眼瞥见厢房的门打开了。
古平原稳步走到厅堂中间,他依旧是那副不卑不亢的神态,举目四面环顾,大家与他目光一触,都觉得他的眼底深邃得让人难以直视。就听古平原一字一句道:“诸位大人,各位同行,怡和洋行的约翰大班已经与我约定,放弃此次竞买,不再参与两淮盐场的经营之争。”
虽然大家心里都存着这个奢望,盼着能有点奇迹出现,可是古平原亲口说出之后,整个厅堂里还是一片寂静,真是落根针都能听见。人们将视线转向古平原身后,当看到约翰大班那张形容灰败的脸时,这才意识到——古平原说的是千真万确!
古平原看着眼前一片欢腾,就连那些平素喜怒不形于色的官员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纷纷起身笑逐颜开。他的眼中也不知不觉地带上了一抹笑意。
“诸位,我还有话没有说完。”古平原的声音又让大家静了下来,人们都用期望的眼神看着他,他们可以肯定,这个人今天带来的一定都是意想不到的好消息。
“众所周知,古某前不久曾经大宗进货,如今怡和洋行已将这些货全都买了下来,用的便是此次准备竞买两淮盐场的银子。”古平原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让众人都惊呆了,就连曾国藩也怔了一下,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向古平原。
此时人们已经不是在沉默,而是这明知不可能发生的事却又活生生地在眼前出现,在极度的震惊下,他们已然无法开口说出哪怕一个字。
“曾大人,既然怡和洋行已经放弃了竞买,入股两淮盐场一事,是否就应该由大清商人来做主?”古平原得到了曾国藩的点头认可后,他扬声道,“既然今日洋人邀来了大家一同作证,那么古某就当面将两淮盐场的事儿说个明白。实话说,承蒙怡和洋行关照,这一次的生意,我大清商人获利良多。”
古平原在这笔买卖中几乎赚到了超过平日一倍的利润,约翰大班的心却在滴血,可是没办法,这个坑是他自己挖的,如今该由他自己填上了。
“银子摆在这儿。该交给户部国库的银子,就是那一千万两白银的赔款,国库拿出来的,我们生意人再送回去。”古平原掷地有声地说着,“盐场的股份就按照此次各家商帮出银多少来分配,至于这笔生意中赚到的剩余利润,则作为盐场今后的公中开支。诸位同行,古某这样做可还算公道?”古平原一语问出,话音未落满场已是掌声如雷。“竟然拿对手的银子买下了两淮盐场,而这个对手还是英国人,真是了不起呀。”曾国藩看着被众星捧月围在当中的古平原,嘴角绽开一丝笑意,薛师爷从旁看去,惊觉一向自诩“不动心”的总督大人,眼角竟隐隐可见泪光。
“古平原!”看着古平原被众人簇拥着向外走去,李钦咬着牙念着这个名字。自从知道怡和洋行必然惨败后,李钦便没有再出声,他像一条被抽走了脊梁的狗,能做的就只有用毒箭般的目光恶狠狠地瞪着古平原,像是要把他的五脏六腑都射穿。
然而此时的情形却像两把烧红的弯刀在剜着李钦的眼睛,他眼睁睁看着众家商帮将古平原视若神明一样,眼睁睁看着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也用无比敬佩的目光看着这个“流犯”,眼睁睁看着自己曾经向往的一切如今都被古平原握在手中。
最让李钦无法接受的是,古平原由始至终都没有看过他一眼,就如同那是路边的一块小石头,甚至不必担心它是否会绊了脚。
从前输给古平原,至少对方那或轻蔑或愤怒的目光,还能够激起李钦再次与他相争的勇气与决心。他甚至渴望着古平原能用敌视、仇恨的目光望向自己,那样至少他做的事还能说得上有意义。然而这一次,什么都没有,古平原的目光几次扫过李钦,却恍若未见,这种彻底的无视,比将他击倒在地更加让李钦觉得屈辱。
狮虎并不可怕,毕竟总有人能杀虎搏狮。然而面对一飞冲天的大鹏,草丛中的蚱蜢只能目送它高飞远去,且从心底明白,九万里之上的那只鹏鸟是绝不会再回头看一眼的。
李钦知道,这一次,他彻彻底底输了,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古平原!!!”那一声绝望的哀鸣,有如狼嚎一般,久久回荡在总督衙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