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怡和洋行要让大淸亡国灭种,主意却是李钦出的 (第17/18页)

洋商在大清的地位与印度相比差了许多,约翰几次提出要拜见中国皇帝,都未能如愿,甚至地方官更加重视的只是英国的领事,而不是自己这个生意人,这让约翰大班越发气恼。

正因如此,他脑中想的都是如何尽快地在大清国赚上丰厚的利润,最好能借此调回印度,就算不行,也要将怡和洋行的地位提到与在印度相差无几的程度。故此,他将大量的现银投入市场,买进了很多货物。如今因为曾国藩的命令,使得这些货物无法在当地变现,同时各国银行对于他的借款请求也装聋作哑,这是当初约翰大班万万没有想到的。

“作茧自缚。”他脑中忽然冒出这个刚刚听人说起的中国成语,“不,我的判断不会有错,在盐里下鸦片,让这个国家的人都来买英国的鸦片烟膏,这笔生意大得简直难以想象,一旦做成了,印度算什么,总行的那些混蛋会卑躬屈膝地请我回去担任总行的大班,我会成为白金汉宫的常客。”

一个声音忽然响起,打断了他的美梦。

“既然向英国政府求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那么何不向东印度公司借这笔银子,可以向总督衙门施压,缓上一个月的期限,届时银子总能运到了吧。”李钦冥思苦想,忽然眼前一亮,他在天津卫的洋行里学生意时,对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听得耳朵都要磨出茧子了,知道大英帝国的舰队之所以能耀武扬威,背后的军费十之八九都来自这家公司,它的财力之雄厚简直难以想象。

“这是绝不可能的。”约翰大班有些沮丧地摇了摇头,自己的冤家对头就在印度,每日监看东印度公司的财账,对方要是知道自己在大清陷入如此窘境,笑都来不及,岂会施以援手。

李钦虽然不明内情,但也看出约翰大班对此极为肯定,心头也是一沉,他也没想到,怡和洋行居然是个纸老虎,目前手头的现银还不足古平原那方的一半,这场仗明明白白就是拼银子,如今借不到、赊不着,货又卖不出,岂不是束手待毙。

他摊了摊手:“大班先生,你错就错在不该接受曾国藩的条件,他是个老谋深算的官员,没有后招是不会冒险的。眼下我们卖不出货,也借不到钱,依我看都与这个两江总督有关,只可惜这是一件空口无凭无法追究的事情。”

约翰大班面露凶狠之色:“李先生,当初你信誓旦旦地说,大清商人不足为虑。我是信了你的话,这才一口答应下这个条件。你不要忘了,自己之所以能站在这儿与我讲话,完全是靠了大英帝国的庇护。你千万不要把我当成理查德那样的懦夫,要是这次怡和洋行不能如愿,你会被我亲自送到大清的衙门问罪。”

李钦被他一逼,忽然灵光一闪:“我虽然想不出主意,不过我知道有一个人一定会有办法。”

苏紫轩的瞳孔像烈日下的猫一般缩了起来,盯着对面安然而坐,手捧茶杯微笑看着自己的李钦。

“既然开门见山,当然早有准备。我若死在这儿,你的身份一样会被泄露出去,而且是昭告天下。我来找你帮忙,恰恰因为你是我见过最聪明的人,我猜你应该不想看到这种结果吧。”李钦跷着腿,好整以暇地说道。他一向爱慕着苏紫轩,无数次幻想能够得到她,可是如今除了复仇这一件事,什么都不重要了。

“就凭你也敢来威胁我家小姐,你……”四喜刚想说“你不要命了?”想到李钦方才那句话,只得又咽了回去。

“当初苏小姐吐露身世时,想使一招借刀杀人,不过可没想到会有今天吧。”李钦笑眯眯地道,“这你怨不到旁人,只能怨你阿玛把当今太后得罪到了死地。你看,京商就是有这点好处,朝廷、宫廷里的事情门儿清。当初肃老爷向先帝造膝密陈,打算亲自带人杀掉兰贵妃,也就是当今的慈禧太后,可惜皇帝到底心软,结果反过手来,变成你们肃府被抄家灭门。”

苏紫轩静静听着李钦讲当年的往事,目中并未有一丝动容,见他停下来,这才用极平常的语气说道:“这是我家的事儿,还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

“那是当然,我只不过提醒苏小姐一句,当今太后对你家恨之入骨,你也是女人,知道女人恨起一个人来有多可怕。”

苏紫轩当然知道,她自己也被这恨意驱使,成了它的奴隶。如果慈禧太后知道肃顺还有后人好端端活在世上,就算翻遍了江南的一草一木也要将自己找出来。苏紫轩倒不是怕,只不过她的计划正在紧要之时,不能让李钦坏了大事。

她沉吟不语,李钦不紧不慢地把自己的要求又说了一遍,说着说着,苏紫轩的气息忽然乱了一下,胸口起伏着,深深吸了一口。四喜随侍多年,立时就知道小姐想到了一件很意外的事儿,这在一向镇静如恒的苏紫轩身上还真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