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简史:互联网风云背后的人工智能生长(第10/11页)

20世纪90年代初我远赴美国学习计算机技术,当时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年轻人,怀着用代码改变世界的愿望,候鸟般往来于中美。如果当时有一张数据地图记录这些跨洋轨迹,那会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如今人工智能科学家再次把火种带到中国,我相信这次火焰会燃烧得更热烈,因为中国大地有足够的燃料。中国受教育人口数量巨大,计算机和移动设备普及极快,大量的数据使得中国在发展和应用深度学习技术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了这样的优势,我们可以厉兵秣马创造20世纪90年代硅谷那样的传奇。

百度要做的事情不仅是前沿开发,而且要为用户提供数据基础设施,提供深度学习开发平台,网聚人的智慧。

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有百余位硅谷精英发表公开信,认为特朗普当选将会是创新的灾难。这对我是一个触动,如果美国的创新真的受到影响,谁来接过旗帜引领创新方向?我们能把世界的创新中心从硅谷迎到中国吗?

人才确实在向我们涌来。百度还在硅谷成立了实验室,近身接触美国人才。百度提出的中国大脑计划堪比任何超级工程。回想70年前,顶尖科学家壮志满怀地从国外回到中国兴建伟大工程,这样的辉煌今天会再次出现吗?

图1-8 李彦宏在百度贴吧讨论

资料来源:http://tieba.baidu.com/p/4855363507

当然,必须注意到,那个时代的伟大工程往往依赖国家投资和产业政策。“冷战”结束后,国家竞争压力减小,尖端科技的投资也大为减少。马斯克去开发火箭,其实是国家把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火箭技术和团队转移给他。在中国,政府层面的决心和投入依然强大,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可谓上下同心。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不确定的时代。人工智能就是一种适应不确定性的方法。大大小小的公司投入人工智能研发,带来竞争和多元化,这应该形成良性的互动和生长。

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将带来不确定性。美国白宫的报告已经在探讨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冲击。美国硅谷的高速发展和中部制造业的衰落加大了国家的裂痕,一部分人享有进步成果,另一部分人被扔出历史航船而失去方向。百度要成为人才的方舟,中国企业则要努力打造人类的方舟集阵,让最广大的人群踏上智能时代的历史巨轮。

百度副总裁王海峰博士于2016年11月刚刚当选ACL(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国际计算语言学会)会士,成为ACL目前最年轻的会士,他也是该组织五十多年历史上首个出任主席的华人。评选委员会在给王海峰的评语中写道:“王海峰在机器翻译、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引擎技术领域,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取得了杰出成就,对于ACL在亚洲的发展也做出了卓越贡献。”2017年初,在人工智能领域享有盛誉的科学家和高管陆奇加盟百度。这些都在预示着国际人才流动的趋势。中国千百位优秀的人工智能科学家要一起创造人类的未来。

未来已来:焦虑与梦想

不久前,亚马逊的“无收银员超市”引起“血拼族”的惊叹。这种特别的购物体验背后,则是“收银员”下岗的阴影。今天,当各种在线客服被机器客服代替,当速记翻译被语音识别代替,甚至当收银员、驾驶员、工厂工人、普通文书和律师都被人工智能代替时,人们该怎样迎接这个世界?政府和企业该为劳动者做怎样的支持?我们该怎么调整经济、社会生态结构,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希望聆听普通人的需求。这也是我们人工智能团队共同打造本书的初衷。

硅谷有位和马克·安德森齐名的风投鬼才彼得·蒂尔。他是PayPal(贝宝)的创始人,善于把握技术大势,捕捉黑马。2016年他因为准确预测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而再次名声大噪。他在2011年时说过:We wanted flying cars,instead we got 140 characters(我们需要能飞的汽车,结果只得到140个字符)。140个字符的推特(Twitter)一度热闹无比,但彼得·蒂尔清楚地看到互联网喧嚣背后缺少什么。他批评人类放慢了进步速度,嬉皮文化代替了进步主义,风投热衷于投资轻资产企业,其中大部分是移动互联网公司,如Airbnb(空中食宿)、优步之类,却对未来没有清晰的规划和信心。他认为“互联网+”时代人类在比特层面进步大,在原子层面进步小。因此他果决地投资火箭、抗癌药物以及人工智能。

我同样认为移动互联网创业的喧嚣掩盖了我们所要真正追求的进步。百度要为自己的方向而奋斗,要为人类的核心能力进步做贡献。蒂尔说20世纪初的美国人愿意尝试新事物,敢于规划几十年周期的登月计划并去实现。然而现在人类没有这样的计划了,只有风投在到处寻找眼前的增值和及时的痛快。百度愿意幻想一个智能化的世界并去实现它,要让人工智能成为新的操作系统,不仅是计算机的而且是世界的操作系统,同时严肃思考和提前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最终让这个世界从此不同。所以我说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