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旧建筑,新技术(第9/12页)

克马里欧石阵由1029块巨石构成,分成10列,长3675英尺,石头间的间距大约为3英尺。该地区有巨型石头,延伸至克勒斯坎(Kerlescan)巨石阵附近。克勒斯坎巨石阵由594块巨石构成,分成13列,长2900英尺。

还有其它巨石阵:圣芭贝(Sainte Barbe)巨石阵由50块巨石构成,由南向北分列4列,最北端的科泽霍(Kerzerho)巨石阵由1130块巨石构成,分成10列,长7000英尺,这给人印象极为深刻。在科泽霍露营地附近,有些石头有19英尺高。它们是该地区最高的立石。

除了这些石阵之外,还有其它巨石建筑。例如,克鲁库诺(Crucuno)的史前墓石牌坊,它斜倚在一家农场的墙上,其盖面石料重达40吨。考古学家们已经确认,它和石阵是同时代的产物,约存在于公元前4000年。

有一块立石高60英尺,重340吨,被移动了4英里以上,到达了目前所在的位置。这块石头现在已经不是竖立的了,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但这块石头的确凸显了该文明的知识和技术,他们树立的石头规模在其它地方是从未见过的。

这些石头建筑是什么呢?考古学家们已经排除了坟墓的可能性。虽然在二战期间,美国士兵们误认为这些石阵是德国的防线,但它们也不是什么军事方面的建筑。据传说,当时在这里的法国士兵不得不加以诱导,否则这些石阵就会成为密集轰炸的目标。

排除丧葬目的和军事目的的可能性之后,考古学家们认为,唯一的可能性或许就是宗教目的。现代考古学家们认为,有可能这些石头是用作列队的构架。虽然这是可能的,但最终的分析则是,所有考古学家一致认为,他们也不知道为何会修建卡纳克巨石阵。

霍华德•克劳乌斯特能够证明卡纳克巨石阵是如何建造的。他还指出,建造者们是伟大的数学家,同时极为熟悉天文学。克劳乌斯特指出,许多石阵是按照太阳现象和月亮现象来排列的。例如,克马里欧石阵是按照夏至的日出来排列的。这种排列方式同世界的另一大奇迹——史前巨石阵(Stonehenge)——的排列方式有相同之处。

克劳乌斯特于1986年去了卡纳克地区。他花了30年时间在那里绘制石阵的平面图——最近几年才有了“谷歌地球”(GoogleEarth)和其卫星图片的帮助——这最终向他展现出了一幅宏伟蓝图。他分析了石阵,认识到它们的设计极为错综复杂。他注意到卡纳克石阵的建造模式涉及到了正方形,有时用两个正方形来构成一个长方形,有时又是用三个正方形来构成一个长方形。克劳乌斯特在莫奈克发现的其中一点就是,这种长方形的短边完美地按照北-南方向排列,石阵按照这个长方形的对角线排列。这个发现向他展示了卡纳克石阵的宏伟蓝图,其设计和规划极为精确,借助这样的精确性,建造者们再采用先进的数学知识,能够在安放成千上万块巨石之前,测量并标绘出数英里以外的地点。简而言之,卡纳克石阵地区经过了精心规划、测量和标绘,这样一来,这些石阵就能精确地指向某种月亮或太阳现象,或许还有其它天文以及尚未被发现的现象。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祖先们的规划能够精确到数英里之外的某个点上。克劳乌斯特在其卡纳克石阵的分析中指出,这采用了所谓的“巨石码”(megalithic yard)计数。这种“巨石码”是亚历山大•托姆(Alexander Thom)教授首先提出来的。他在英国、爱尔兰和法国的600个巨石遗址进行了详细勘测。“巨石码”等于2.72英尺。托姆还提出了另一个单位,他把它称为“巨石杆”(megalithic rod),等于2.5巨石码。然而考古学界在很大程度上仅醉心于找证据来攻击托姆的观点,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在寻找进一步的证据,来证明这种测量单位的真实性,而克劳乌斯特就是其中一员。他在克马里欧石阵发现,目前仍幸存的3块最重要的石头相距500巨石杆。他测量了苏格兰布洛德纳之环(Scottish Ring of Brodnar)(它位于苏格兰北海岸的奥克尼群岛[Orkney Islands]上),发现其直径为50巨石杆。他测量出在围绕爱尔兰巨石群纽格兰奇(Newgrange)巨石圈的直径也为50巨石杆,而且在史前巨石阵附近的埃夫伯里(Avebury)的两个石圈,其直径也是50巨石杆。这些遗址被视作西欧最重要的巨石遗址,这使得克劳乌斯特的观测数据显得极为重要。

亚历山大•托姆认为“必定存在一个总部,标准的‘巨石杆’就是从该总部发散出来的。但是,这个总部是否存在于这些岛上呢,或者是否存在于这个大陆之上,目前的调查发现尚不能做出任何判断。”能够确定的就是,必定存在一个中央总部,该总部统领着法国和英国,而且它早在公元前4500年就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