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寒舍坐一会儿(第6/6页)

点评二:

“苦旅”不易,“摩挲”、“寻觅”中贯穿着作者的忧患、悲悯、良知、道义、抱负、使命……“寻觅”作者大词背后的“正心诚意”,然后“摩挲”作者的“格物致知”。作者寻觅个人心中的文化史,我则呈现一已的阅读方式,作者激发了我的文化想象,我也寄望于激发读者的阅读想象。(马策)

点评三:

中华文化的现状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生态?作者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与感受揭示了文化在当代的起落进退。

作者下笔就理性地表明了对当代中国文化的态度,那就是“有一些比较正面的体谅”,敏锐地指出“这是在多年战乱之后,一种迟来的文明生态在进行着匆忙填补”。文化再次迎来了被关注,迎来了自由,但“文化在社会转型中却越来越滞后,越来越迷乱,越来越失去公信力”。作者层层设疑,一针见血地指出文化在发展中遇到了一个“大陷阱”,不仅让“好好一段中国文化史,被它困住了”,而且“一批批真正的中国文化创造者被涡旋在里边逃不出来”。但作者对此又并未绝望,“有时我又会产生一点依稀的乐观”,那就是广大民众对文化的崇敬和守护。作者挥动如椽大笔对当代文化作了不同于他见的细致反思,其情真,其理切,其据实。(胡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