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吴三桂的覆灭与清朝走向巩固(1670年—1689年)(第6/6页)
没有人知道在此之后发生了什么,据说在韦小宝拒绝协助反叛分子后,就被他们杀死了。但多年后一名叫舒化龙(?—1699年)的天地会骨干被逮捕,他坚决否认了这一点,并说韦小宝当时承诺和天地会合作,他们才释放了他,但此后便再没有听说过他的消息。查良镛在多年的研究后,根据云南出土的一个韦姓家族的墓碑,认为他和妻妾们后来在云南隐居。268这可能是对这位传奇人物的幸运过于夸张了,对于这位堪称东方埃塞克斯伯爵的重臣的下场,269萨缪尔·约翰生认为:
玄烨虽然多次容忍这位青年时代玩伴的嚣张行径,但不会允许他逃出自己的掌控,毕竟他知道了自己太多的秘密。面对帝国的追缉,如今鹿鼎公爵唯一可以依靠的力量是天地会,但天地会却要求他当首领,这是公爵所不敢接受的,而实际上也没有鹿鼎公爵返回天地会的记录。那么他有什么能力在举国的监视下带着八个女人穿过半个中国到达云南呢?实际上,鹿鼎公爵很可能在不久后就被皇帝秘密逮捕和赐死了。只是对这件丑闻,朝廷方面自然会秘而不宣。270
一个佐证的是,跟随韦小宝一起逃走的建宁公主不久后又蹊跷地回到北京,受到圣祖的抚慰,说她“被叛贼(韦小宝)所累”。建宁公主在旧日的公主府中又度过了十多年的岁月,在1704年悄无声息地去世了。
顾炎武在劝说韦小宝失败后又被清廷追缉。他在晚年依附于冯难敌的华山派,定居陕西华阴,在看到清朝统治的日益巩固后,他在1692年失望地死去。黄宗羲死于三年后,他在晚年很明显地转变了对清朝的态度,称圣祖为“圣明的上天之子”。271这一转变的根由或许是因为韦小宝在会面时告诉他,皇帝正在阅读,并且十分欣赏他的思想著作《明夷待访录》。272黄宗羲啼笑皆非地发现他心目中的野蛮人竟然是他罕见的知音。这让他开始痛苦地反思,是否满洲统治者能够接受中华文明,并且建立一个更好的政治秩序。他的答案越来越肯定。许多遗民仍然不接受这一点,不过,不论答案是什么,到17世纪90年代为止,半个世纪的骚乱已经远去,清朝的统治已经从动荡而巩固,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