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元代门派政治与明教运动(1279年—1336年)(第7/7页)

虽然殷天正、韦一笑等人先后被赶下了光明顶,但杨逍却并未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在十年的时间内,随着核心一次又一次的分裂,各地的分支早已自行其事,光明顶已经成为仅具象征意义的“圣地”,而不再能履行领导者的职能。杨逍本人也成为了孤家寡人,从此沉溺在声色中。据说他经常诱拐和禁锢妇女供自己玩乐。在14世纪40年代初期,他在四川西部邂逅了峨嵋派的女学生纪晓芙,以“武术速成学习”的名义将其骗走,随后强暴了这位不幸的少女并将其长期软禁。他此外还有多少女人和私生子女一直是一个谜。不过,杨逍似乎再也没有找到纪晓芙那样理想的伴侣,因此当1352年,他们的私生女儿前来投奔他时,杨逍高兴地接纳了她。

从1338年—1357年的二十年间,由于明教的组织机构陷入彻底瘫痪,我们对其各分支的活动只能找到零星的记载。在14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刚刚在东南沿海立足的天鹰宗不幸因为王盘山事件(见下章)陷入孤立,遭到了各大势力的围攻;与之相反,彭莹玉和说不得等人在华北和华中一带的传教事业却成果丰硕,培养出了徐寿辉、刘福通、韩山童等一批重要骨干,这些“魔王”的名字将在此后二十多年中变得家喻户晓。

1348年,彭莹玉和师弟周子旺在江西袁州发动了一次重要起义,并在其初期阶段取得了很大的军事胜利。殷天正也在浙江展开了一系列军事活动,以声援被围困的周子旺部。但他们的合作只是半心半意的,殷天正自身也正面临武术世界的围剿,不愿投入太多的兵力,最终未能挽救周子旺覆灭的命运。

周子旺起义失败后的几年中,明教陷入了自阳顶天死后的最低谷,有组织的大规模反抗几乎销声匿迹。虽然其上层机构已经成为一盘散沙,但中下层的明教徒在14世纪50年代在各地方仍然有相当活跃,他们不断地将这一古老信仰以各种形式传播到全国各地。有史学家甚至大胆地断言,正是高层领导者的分裂和瘫痪使得明教基层摆脱了集权体制的束缚,从而焕发出更多的活力。

当帝国的国家机器日益腐朽之际,弥勒宗及天鹰教等明教各系统播下的火种正在悄悄地蔓延开来。表面混乱下的潜在结构正在生成,只要有适当的时机,就可以正式浮出水面。新教主张无忌(1337年—1358年)在14世纪50年代的出现则是让这场化学反应更快到达临界点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