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中的君王意识(第4/4页)
在“百年魔怪舞翩跹”的中国,百姓不像个百姓,皇上不像个皇上,已经久矣。四分五裂、乌烟瘴气,是最为中国人所痛心疾首的。国家的孱弱,民族的浩劫,自然酝酿出对江山一统、河清海晏的太平世界的强烈渴望。这种渴望必然要寄托到某一个强有力的“未来之龙”的身上。恩格斯说,历史需要伟人,历史也就能造出伟人。这种渴望在经过与洪秀全、孙中山等人的试婚后,终于一头扑进了毛泽东的怀抱。作家高晓声说过,中国这片土地是需要皇帝的土地,是产生皇帝的土地。人民苦苦地盼望着大救星的出现,于是,毛泽东出现了。毛泽东排山倒海的巨手征服了炎黄子孙。而他的诗词则是对他明君形象的一介补充和证明。人们从他的诗词里,夹骨沦髓地感受到了那股堂堂正正的君王之气,于是人们舒服了,放心了,说这才像个主席(皇上)的样子!如同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挨了打骂,说这才像个老爷的样子。的确,如果简单地把毛泽东诗词列人浩如烟海的中国诗词史,无论从辞藻音律,还是从格调意境,都难以列人上品。作品的价值是由接受客体决定的。毛泽东时代的黎民和士大夫们选择了毛泽东的诗词为上品,那没有别的原因,一句话,因为诗词中有能够满足他们心理的君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