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5 世界不完美也要保持微笑(第6/8页)

看着眼前的她,从谈吐到眼神,都让我相信,她已经获得了让内心与生活相得益彰的力量。

4

一直记得那一天见面,我们彼此对望,倾心交谈,一如多年前。岁月流逝,十年一瞬,所幸,我们都变成了更好的人。

黄昏时分,我们微笑着道别,然后乘坐汽车朝相反的方向各自远去。高速公路上,两边的夹竹桃开得妩媚动人,夕阳的余晖打在我的脸上,像一场幸福的赴约。

车上,朋友发来短信:“我还记得第一次见你时你的样子,扎着马尾,皮肤白得通透,远远地对我抿嘴笑着;身上穿的是一件黑色的风衣,又高又瘦;脚上踩着一双高跟鞋,摇摇晃晃……就像是一个大孩子,提前挤进了成人世界。”

我微笑:“那一年,我二十一岁。”

她说:“我们都要努力让自己幸福。”

我回:“好,一定。”

她叮嘱:“我们都要自信一些。”

我发了一个调皮的表情,接着又发了一句话:“自卑的人都是胆小鬼。”

5

世界就像是一面镜子,透过内心,折射出生活的光影万象。你对它做过什么,它就会向你呈现什么。若是你给了它一个大大的白眼,又怎能指望它给你一个甜甜的微笑?对自己慷慨的人,才会被生活善待。

忽又想起自己小时候,总喜欢老远就投向妈妈的怀抱,笑得自然又自信。因为我知道,妈妈的眼睛,是全世界最真实、最干净的镜子。

于是,静观自身,我在内心真正与自己达成和解,其实就是近十年的事情。之前的二十余年里,那些在生活中所挨受的无形的耳光,也总算是把我打醒了。

西方谚语说:“一个人的外在,就是灵魂的房子。”那么,以此类推,脸为墙,眼眸为窗,唇齿为阳台……如果没有精致奢华的条件,只要主人肯用心打理,悉心布置,就算不十分迷人,也是可以足够怡人的吧——闻之清香,观之心旷。

而那些觉得自卑的人,不过是因为不敢面对。不敢面对不完美的自己、残酷的世界。是啊,退缩多容易。那些耽溺于自卑的人呢,早已经把那些自卑做成了一个壳,是背负之累,也是逃避之所。你一边折磨自己,又一边蒙蔽自己,喜欢的不敢去尝试,热爱的不愿去争取,遇到困难了就缩进去,尽可苟安。

如果没有高学历,就提高自己的能力,认真踏实地去学习、阅读、思考。风景,智者,时间,世事,哪一样不是好的老师?

不信你看,这繁华又落寞的世界——穿着高跟鞋,坐进宝马香车的女士;几十年如一日,安心做一碗卤面的老师傅;被小情侣捧在手心的鲜花;河边一岁一枯荣的野草;城中养尊处优的萌宠;山中觅食撒野的兽……谁的生命比谁更高贵?谁的幸福又能刚好画满一个无懈可击的圆?

不完美,才是真实的生活。

对于我们的自身和内心,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勇敢又明朗地活着,这就是一件完满的事情。

想哭就弹琴,想你就写信

在纷芜的世界里,能够过得心安,就是生命中最好的奖赏。

芝士小姐在微信里给我念周公度的诗,她的声音软糯迷人,带着一股回忆的甜香:

为什么没有人给我写信,

写一封这样的信:

信里说法国式的接吻,

说春天,小城,和溪水。

说亲爱的,亲爱的。

说“秋天很美,很美,

旅途有一点点儿,

旧信封才知道的疲惫。”

说我喜欢你这样的人,

说出许多质问和省略号

说“祝好。某某。

某城。某年某月某日”。

想起多年前离家,在路边的小旅馆里留宿,夜间睡不着,又无事可做,便跑到楼下的小商店里去买纸和笔,一个人坐在床头写信。

称呼写“亲爱的”,会觉得羞怯,于是小心翼翼地去掉对方的姓氏,单留一个名字,轻轻地一个字,落在信纸第一行的顶格处,接下来是“见字如晤”“感慨万千”……

少年初识愁滋味,想念之余,也会以为那一刻全世界的悲欢离合都浓缩在自己的掌纹之中,一支笔游走于纸上,竟是藏不住的暗流涌动。

将近天明时结尾,落款“此致,愿君多珍重。某人,某年某月某日”。窗外有风掀起青雾,凉露的气息在墙脚滴落,手中的纸页也已经有了厚厚的一沓,装入信封后,像塞进去一朵要下雨的云。

这些年,虽然习惯了用电脑,但还是保留了一定的手写习惯。很迷恋笔尖在纸张上摩挲的过程,有行者无疆的快意,也有落子无悔的笃实。

有时给远方的朋友写信,不过是说一些天气和家常,或是“你的名字写在纸上,也是这样好看”。然而,再无关紧要的话,只要落笔封缄,就有了一种可供珍藏的氛围和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