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铺展文化传承(第13/23页)

教育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始终与人类社会相伴随,人类起源时,便有了人类的教育。古代中国,我们的祖先很早便知道教育的重要,视教育为民族生存的命脉。所以远在四五千年以前就开始了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周易·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物生必蒙,故授之以蒙。”万物生成以后处于蒙昧阶段,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启发他、教育他。这充分反映了殷商先民对教育的重视。当时中国教育已有相当的积累,知识大体具备规模,为学校教育的兴盛发展创造了条件。西周时期已逐步形成了一个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体的“六艺”教育体制。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中华文明的果实成熟了,中国教育进入了“古典”时代,产生了私学和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群体,一大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教育家,如群星灿烂,各家学派教育思想竞相争辉。

孔子非常重视教育,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教育甚至比政令、刑律等更加重要和有效,提出了“庶、副、教”的理论;认为在人的成长和发展上,教育起着决定的作用。他一生致力于通过教育培养士、君子和成人,就是能“修己为安人”的治术人才。他最早探讨了人性问题,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是相近的,个性差异是后天教育和习染的不同造成的,强调“行相近,习相远”。其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礼”和“仁”为核心,以“孝悌”为基础的忠恕之道,强调克己复礼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在教育内容上特别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都说明了这一点。同时他也肯定了教育的决定作用。在教育对象上,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即:无分贵族与贫民,也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立主扩大教育对象。孔子创办的私学,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他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孔门弟子辑录的《论语》一书,是研究其教育思想的主要参考资料。他所使用的教材,既是他整理过的“六书”,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

除孔子外,《管子·权修》有云:“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学记》则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孟子似乎更加重视教育,把教育看成是区分人和动物的重要标志,他在《孟子·腾文公上》中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教育是传递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人类把自己的经验系统化、社会化,理论化,积淀成特定时期的文化,并代代相传,为后代进一步发展新经验、开拓新知识领域打下基础,从而使文化越来越丰富。人类意识到了这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因而自觉地把传递这些经验当做自己的使命。

著名人文大师柏杨对于教育也有自己的精辟见解,他认为:“社会上每一种正当的行业都是神圣的,不分轩轾,没有等级。巷口那个擦皮鞋的朋友,跟坐在大办公桌后面肚子鼓鼓焉的家伙,有同等的地位。但教育这个行业却更神圣,因为教育培养出来的国民素质,决定一个国家民族的盛衰败亡。”“人才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教育出来的。”“我们绝对不认为教育是万能的,但我们认为教育是最重要的,非常非常最最重要的。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才;没有人才,就啥都没有。”

知识为人类开辟了认识世界、通往宇宙之路,而教师则带领我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我国有着悠久的尊师重道的传统,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古人席地而坐,以西边为尊,故尊称家庭教师为“西席”和“西宾”。《师说》中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强调师道尊严,给予教师很高的地位。重视教育必须尊重教师,尊师本身就是重教,而重教必须尊师。另一方面,尊师也是为了尊道,师严是为了道严,师道尊严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敬学而有为,也就是程颐所说:“致敬尽礼而后往之,非欲自为尊大,盖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于有为也。”人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教师。一个没有教师、没有知识的社会,不过是一片贫瘠的荒漠。

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值得一提的是张謇还曾是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的首创者。“国之有师范学校,自光绪二十八年始,民间之自立师范学校自通州(今江苏南通市)始”。这是张謇在创办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后向世界所发出的豪迈宣言。在举办实业的过程中,张謇深深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认为“人才是立国之本,而人才出自教育”,这是古今中外不变的道理。在各项教育事业中,张謇极为注重师范教育,他从爱国主义角度明确指出:“欲雪其耻(国耻)而不讲求学问则无资,欲求学问而不求普及国民之教育则无与,欲教育普及国民而不求师则无导,故立学校须从小学始,尤须从师范始。”他把师范教育视为一切教育之母,认为只有发展师范教育,专科以上的高等教育才能有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