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金榜题名(第4/9页)
海叔神色肃然地对高建国说道:“我很了解龙华这个人,他要想把事情做绝了,你根本挡不住他。你们这么公开跟他对着干,想让他放人恐怕比登天还难。这件事你自己心里要有个底。”
“海叔,现在该怎么办,我全听您的。”高建国乖乖点头。
“我曾经在天后娘娘面前发过誓,今日只有破例一回了。”说完正步走到神像面前,专注地点燃了三炷香,举过头顶,闭上眼虔诚地说道:“天后娘娘在上,弟子金盆洗手多年,本不愿插手,但龙华欺人太甚,弟子只有违背当日对娘娘的承诺……”接着鞠了三躬,恭恭敬敬地把香插到了香炉中。
几天后的黄昏,龙鼓村出现了空前的热闹场面,沿着道路摆起了几十张桌子,阿强爸正跑上跑下地张罗着“百家宴”,各家各户都拿出了自己做得最拿手的菜,热热闹闹地庆祝这个前所未有的胜利。
突然,人群沸腾了,正是阿芳和高建国接岳芳英回来了。村民们纷纷停下手中的事,鼓掌欢呼,迎接岳芳英和高建国归来。
阿强爸第一个迎了上来,大声道:“大家都商量好了,今天就用这个‘百家宴’来欢迎你们!”
“能让龙华被停职调查,大家都说,这是属于我们穷人的第一次胜利。”阿芳在一旁欢呼道。
只有阿强有些失落,脸上的笑容多少有些勉强。高建国走过来,拍着他肩膀安慰道:“阿强,对不起,这次的事把你表哥也送进了监狱。”
阿强低声说:“建国哥,你别这么说,我懂的,他是罪有应得。我只是觉得毕竟大家一家人,有点惋惜。”
岳芳英问了一句:“海叔呢?怎么没见他人?”
阿强爸回答道:“又钓鱼去了,他就是喜欢独来独往,阿英你别介意。”
阿雄兴奋地说:“龙华被打倒了,饺子摊又可以开张啦!”
高建国充满自信地高声说道:“我的饺子摊不但要重新开张,还要扩大规模。”
龙鼓村的普通百姓并不知道,这期间还有一件大事,让他们得以保住自己的港湾。因为1972年6月15日,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通过决议,向联大(联合国大会)建议从殖民地名单中删去香港与澳门。11月18日,第二十七届联大通过决议,批准了这一建议。所以,1977年后,港英政府认为香港“九七”之后地位未决,政府无法明确地契租约期,不只是海琴湾,新界的所有土地交易都受到了影响。这才迫使本来对海琴湾志在必得的永盛集团,放弃了这块已到嘴边的肥肉。
三
重新开张的“京味儿饺子摊”面积更大了,用竹竿、帆布在屋外搭出一个简易的棚子,木屋之内专做厨房之用。桌子又增加了好几张,凳子也由条凳换成独凳,让客人坐得更加舒服自在。桌椅柜台全部都刷鲜亮的红油漆,用阿强爸的话来说就是“大吉利是”。一身白色制服的阿雄一边卖力地抹着桌椅,一边打量着自己工作的地方,感觉现在远比以前的路边摊正规了。
新来的几个服务员跟阿雄一样穿着白色的制服,正用白毛巾擦着玻璃水杯,一个个擦得干净透亮。岳芳英从厨房走出来,戴着白手套检查阿雄擦过的桌椅。白手套从桌椅上抹过,一尘不染。她满意地冲着阿雄点了点头,又来到新来的服务员那边,检查了他们的指甲。
这时,一阵清脆的车铃声传来,高建国蹬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满载而归,车上满载着面粉、肉、蛋还有各样蔬菜。停稳车,他才按着车铃大声吆喝道:“阿雄,快来帮忙。”
岳芳英看了一下表说:“还是晚了半小时啊!”
高建国趁机向母亲诉苦,拍着破旧的脚蹬三轮车说:“老岳同志,这交通工具都老掉牙了,您要是给我换个电动的,我保证不迟到。”
“少贫嘴。”岳芳英根本不理会儿子的要求,只是瞥了高建国一眼,然后开始板着脸检查起三轮车上的食材,每检查完一种就在小本子上做好标记,然后招呼阿雄和服务员把检查过的食材搬进后厨。
忙了半天,到了傍晚,岳芳英才想起华仔送来的电视机,赶紧打开,试图吸引客人。电视荧光屏上出现了一座足球场。
“这不是工体吗?”高建国突然惊呼道。
岳芳英直盯着屏幕,过了好几分钟才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搂着儿子开心地说:“这是,这是工体!”又转向周围的人大声说:“这就是北京工人体育场!”
“是啰,今晚是北京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最后一场,”一个客人插口道,“香港足球队同中国青年足球队的比赛啦!”
电视镜头转向了主席台上,一个老人出现在荧屏上,他正在向观众们挥手致意。“邓小平!各位观众,这是邓小平自7月16日第三次复出后的首次露面。”解说员兴奋地说道。电视镜头又给了体育场一个全景,可以看到全场近10万观众纷纷起立,向着邓小平热烈鼓掌。岳芳英、高建国的眼睛湿润了,母子俩的手紧紧握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