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我的美貌只有自己知道(第8/21页)

C女士比我大二十岁左右,是我姑姑的女儿,小时候被我姑寄养在乡下的姥姥姥爷,即我的爷爷奶奶那里,一直到她被城里的爸妈领回去我居然还没有出生,而我长这么大见她不超过十面,每年去姑姑家拜年,她似乎都不在。

我们就像两颗星球上的人类,遥远得知道彼此,N多年才交会一次。

在我的印象中,她并不十分漂亮,鼻子、眼睛都很普通,白净的脸上似乎有雀斑,看起来却令人很舒服。个头高挑,话不多,声音细细的,笑起来总有一丝羞怯,露出两颗小虎牙,一看就是那种温柔勤快的姑娘。

这种长相、气质的姑娘身上好像从来不会发生什么令人跌破眼镜的事情,一生顺顺利利。

读书期间她表现相当不俗,初中毕业后考进了我们当地最好的高中,没想到在高考中学习压力太大,再加上心理素质不佳,所以发挥失常,顶着一个不理想的分数去了一所很普通的大专院校,学校名字我都没听过。

这算是她人生中的第一个“意料之外”吧。

姑姑姑父都是医生,因此表姐也选择了医学相关专业,毕业之后姑姑把表姐送进了我们当地最好的医院做化验员,就是那些坐在医院冰冷的玻璃窗里面的女人,戴一个大口罩,看不清楚表情,收上来病人的试管然后贴标签。

在很多年前,这应该算是一份不错的体制内工作,稳定、体面。

可表姐选择了辞职。

在医院待了一段时间后,她跟家里人说,没有人把她这样一个化验员当作医生来尊重,她不想干了。

她决定要自考本科。

我想起来那些年为什么对她没有印象,她并不是不在家。

每次我们去姑姑家拜年,她都戴着厚厚的眼镜从房间出来打个招呼,然后继续钻进去看书,所以在我的记忆中,我几乎从来没有跟她说过话。

姑姑说,好几次表姐都直接捧着书睡着。

后来表姐真的自考成功。

然后她人生中的第二个“意料之外”发生了。

表姐的毕业论文被导师的朋友——国外某研究所的老师看到,老师看后很惊喜,认为这篇文章水准非常高,问她愿不愿意出国去他的研究所工作,那时候表姐已经被保送到西安某所高校硕博连读。

按照姑姑的意思,表姐最好就留在国内读博士,然后留校当老师,结婚生子。

但是表姐选择了出国。

在二十多年前,出国工作是一件很稀罕的事情。

据说她走的那一天,姑姑和姑父拉着两个超级大的箱子到机场送她,里面装了锅碗瓢盆,姑姑说,这些东西在国外买太贵。

就这样,表姐成了我们家第一个出国念书的人,到现在也是唯一一个出国念书的人,我之后几乎没有再见到她,圣诞节她回国我总是不在老家,过年时我回老家她已经飞回美国了。她在国外似乎过得不错,买了公寓和车,每天都在实验室里研究与药物相关的东西,生活简单又充实。我去看望姑姑的时候,姑姑总是骄傲地说,她最近又在某个国际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或者在某国际论坛讲话。

这期间,她还以杰出人才的身份拿到了美国绿卡。

终于有一年她过年可以回国,到老家去探望舅舅舅妈,大家众星捧月一样围着她问她问题,从哪里坐飞机啊,到美国得飞多长时间啊,纽约好不好啊,你住在哪里啊。婶婶还捏捏她的手问她:你冷不冷?她就耐心地笑着回答:美国那边比咱们家冷。婶婶说:我看报道说美国下大雪呢。表姐说:是啊,雪太厚我车子都开不动,那几天走路去上班的。

我那时候还是个小豆丁,远远看着她,好像看明星一样,她头顶有光。

妈妈摸摸我的脑袋说:你以后要向你表姐学习啊。

妈妈经常这么说,直到表姐人生中的第三个“意料之外”缓慢地发生。

她在国外始终是一个人。

从二十多岁意气风发地出国,到三十多岁,后来到了四十岁,我们始终没有听到她恋爱和结婚的消息。过年回家,三姑六婆总喜欢暧昧地挤挤眼睛问她:个人问题解决了没有啊?她每一年的回答都是“没有”。

这可能跟她性格内向有关,她平时埋头在研究所工作,也不认得几个朋友,而且不想跟白人恋爱,可选择的范围很小。不是没有想过回国,考虑到她在国外做的研究在国内并没有合适的研究所以及国内充满行政色彩的研究环境,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国外的事业。

这期间她也曾回国相亲,但都不合适。她说:找一个不喜欢的人,收入又不如我,倒不如一个人过得快乐。

在我上大学期间,她从北京路过回美国,我们终于有机会见面,只有我们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