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 米利与乔(第2/6页)
卡姆巴尔校园咖啡馆的服务生叫乔·马龙。像这样的名字可不是随随便便胡诌出来的。他本名叫乔纳森,然而对音乐极度敏感的米利觉得,“乔纳森·马龙”的发音听起来不怎么美妙。于是,拜米利所赐,乔就跟黑帮电影中的某个人物同名了。然而,这个年轻人可不像黑帮电影里的角色,他不仅拥有优雅的外形,还具备诗人的才华。不管是哪个季节的哪一天,他都能为米利“凭空炮制”出一份春天蔬菜沙拉,这对他来说不就是小菜一碟吗?
乔纳森·马龙疯狂地爱恋着一个叫贝蒂·康奈尔的女孩,即便她的这位爱慕者熟知科尔索、费林盖蒂、金斯伯格、伯勒斯,以及凯鲁亚克以上诗人和作家均为“垮掉的一代”代表人物。——译者注,对他们的作品几乎烂熟于心,可这位姑娘对咖啡馆的服务生却从来都不会正眼瞧上一眼。就算是在店里面做价值五块五的三明治或沙拉时,乔·马龙也总是尽力想为它们增添一些诗意。而他的一大愿望就是有一天能够完成学业,然后去为那些只知道崇拜布兰妮、帕里斯顿或是某些骨瘦如柴的模特的年轻女孩讲述文学世界的神奇与美妙。米利常常说,他有一颗传教士一般的心,对文学的热爱简直就像是一种宗教式的信仰。
离开服务站之后,米利开上了76号高速公路。她把汽车的马力加到最大,然后一路疾驰到下一个出口,踏上了回家的路。
米利住的小木屋在弗拉明戈路上,就在郊外水库的后面。这个区域乍看有些平淡无奇,但也有它独特的魅力。弗拉明戈路标志着城市的尽头,在这条路的另一边就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每天晚上回到家中,米利都会读一会儿书,但星期五除外。每个星期的这一天,乔会到她家里跟她一起吃晚餐。他们通常会看一集他们俩都很喜欢的电视剧,讲的是一位女律师,同时也是一位未来参议员的妻子,在丈夫跟某个应召女郎胡搞的丑闻被媒体曝光后,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电视剧结束后,乔会大声朗读他这一星期创作的诗歌作品。米利总是仔细地聆听,然后要求他再读一遍。第二遍的时候,米利会根据诗歌的内容挑选出一段乐曲,为乔的朗诵伴奏。
在他们俩第一次相遇时,正是音乐将两人拴在了一起,也是音乐拉开了两人故事的序幕。
为了填补每月的亏空,乔会去教堂演奏管风琴。这份临时工作能为他带来每场表演三十五美元的收入,而他最爱的是在葬礼上的表演。
婚礼持续的时间总是长到令人发疯:来宾姗姗来迟、新娘很晚才露面,而新婚祝福也总是无休无止。他必须一直弹琴,直到新人和宾客全部离开教堂。而葬礼的好处是,关于死人的一切总是那么准时,分毫不差。另外,主持仪式的神父对棺材充满了恐惧,他总是乐于跳过大段的经文,直接开始弥撒,时长总是控制在三十五分钟整。
一分钟一美元,这对乔来说简直是个金饭碗。然而除了他之外,神父也会寻找其他的乐手来协助他完成工作。所以乔从来不忘浏览星期日报纸上刊登的讣告栏,以便能第一时间申请到这份工作。
某个星期三的早晨,正在一场葬礼上弹奏巴赫的赋格曲的乔发现有个年轻女人走进了教堂。仪式结束后,参加仪式的教民们开始逐个起身,走近金格巴尔太太的遗体表达最后的致意。死者生前是位杂货铺老板,她死得有些荒唐——一堆高出她两倍的装满西瓜的木箱跌落下来,砸在了她的胸口上。可怜的金格巴尔太太并没有当场死亡。她被这一堆西瓜压了一整个晚上,直到最后一次呼吸停止。可想而知她临终的时光有多么难熬。
身穿V领T恤和牛仔裤、披散着头发的米利引起了乔纳森的注意。她在人群中显得如此另类,与现场氛围毫不相称。作为管风琴演奏者,乔占据了有利位置,能观察到教堂里所有人的一举一动。
就在今天,当米利感到心情沮丧时,乔给她讲了一些自己在教堂亲眼所见的趣事,这让她的心情变好了许多。例如,那些不规矩的手掀起别人的裙子或抚摸别人的大腿;那些相邻的人在交头接耳,对仪式毫不在意;那些头一顿一顿、快要睡着的人,以及那些趁机偷瞄其他女人的男人。出乎意料的是,更多的时候是女人们在不停地偷窥男人。还有,神父口齿不清地念道“万嫩(能)的、吃(慈)悲的天猪(主)”而引起的哄堂大笑。当然了,那些藏在《圣经》里的手机或者小说也逃不过乔的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