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启示录的慰藉 另一种圣经和另一种信徒(第9/10页)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这样回应车尔尼雪夫斯基:“去建设吧,建设你自己的水晶宫殿吧,而我只会拿起石头砸过去。这并不是因为我饥饿,住在地下室,而是出于很简单的原因:我自己的意志……”

(生气)您也认为,就像现在报纸上写的那样,共产主义对于我们来说,是用密封的车厢从德国带来的传染病吗?一派胡言!是人民站起来了。在沙皇统治下,从来就没有什么黄金时代。可是现在人们突然缅怀起沙皇来。那都是童话故事!是我们给美国输送了粮食,是我们决定了欧洲的命运,是俄罗斯士兵为全人类而牺牲,这些才是真相。在我们的家庭中,五个孩子只有一双鞋。我们吃土豆加面包,冬天连粮食也没有,只有土豆……你们还要问:共产主义者是从哪儿来的?

我记得这么多,又为了什么?为了什么呢,啊?现在我还说这些干什么?我们热爱未来,人类的未来。人们在争论这个未来何时会到来。再过一百年,没错。但是这似乎距离我们太遥远了……((停顿)

我关掉了录音机。

不录音了,好吧……我应该把这件事说出来……

我十五岁那年,一群红军来到我们村,骑着大马,喝得烂醉,是来征兵的。他们一直睡到晚上,起来后就召集了所有的共青团员。指挥员发表讲话:“红军在挨饿,列宁在挨饿。富农把粮食藏了起来,要么就烧了。”我知道的,我妈妈的亲哥哥,谢苗舅舅,就把好几口袋小米运到森林里,挖坑埋起来了。我是共青团员,我发过誓的。所以夜晚我就找到了红军,带他们到了现场。他们装了整整一车。指挥官紧紧握着我的手说:“快长大吧,小弟弟,快长大。”早上我被妈妈的哭声惊醒:“谢苗家的小屋着火了!”人们在树林里发现了谢苗舅舅,他被红军战士用军刀砍成了碎片……那年我只有十五岁。红军是太饿了,列宁也在挨饿……我都不敢到街上去,只是坐在家里哭。妈妈猜到了一切。晚上她给我手上塞了一小口袋吃的:“快走吧,我的儿子!愿上帝宽恕你,不幸的孩子。”(他用双手蒙住眼睛,但我还是看到他在哭)

我想作为共产党员死去,这是我最后的愿望……

九十年代,我只出版了这部忏悔录的一部分。我的主人公把他的故事给别人看,征求别人的意见,人家劝他说,要是全文出版的话,“就会玷污党的名誉”。这是他最害怕的。在他死后,人们找到了他的遗嘱:他在市中心有一间宽敞的三室公寓,他没有留给孙子,而是“留给我最热爱的共产党,我全都属于党”。城市晚报甚至还报道了这件事。这个举动让人有些莫名,所有人都嘲笑这个疯子般的老头子。他的坟墓上甚至没有竖一块纪念碑。

现在我决定把他的故事全部发表出来。因为这是属于一个时代而不是某一个人的故事。

[1] 米哈伊尔·瓦西利维奇·伏龙芝(1885—1925),苏联军事家,在苏俄国内战争时期指挥了多次重要战役,击败白军和协约国干涉军。——编者注

[2] 尼古拉·亚历山大洛维奇·肖尔斯(1895—1919),苏俄国内战争时期红军指挥员,创建和领导了乌克兰红军第一军团,1919年在战斗中牺牲,被称为“乌克兰的恰巴耶夫”。——编者注

[3] 拉扎尔·莫伊谢耶维奇·卡冈诺维奇(1893—1991),曾任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斯大林的亲信之一,1911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1962年因反对赫鲁晓夫被开除党籍,1991年去世,被视为“最后一个老布尔什维克”。——编者注

[4] 叶梅连·普加乔夫(约1742—1775),18世纪俄国农民起义领袖,领导了俄罗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普加乔夫是顿河哥萨克人,十七岁参军,参加过七年战争,1770年因病退伍回乡,1773年冒充被暗杀的彼得三世召集起义,1774年被捕,次年被处决。——编者注

[5] 取自于意大利哲学家坎帕奈拉的一部乌托邦小说《太阳之城》,1602年出版。——译者注

[6]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一些参加过国外远征的俄国贵族军官受到西欧民主思想的影响,对国内的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极为不满,成立了秘密团体。1825年12月26日,他们率领3000名士兵发动了针对帝俄政府的起义,但很快失败。因起义发生在12月,有关的革命者都被称为“十二月党人”。——编者注

[7] 法茵娜·格利高里耶芙娜·拉涅夫斯卡娅(1896—1984),苏联著名女演员,主演过《婚礼》《春天》《灰姑娘》《他们有祖国》《夙愿》等电影。——编者注